 |
活动汇报 :
汕头大学医学院参访交流暨问题导向学习 (PBL) 示范侧记
台中 中山医学大学 医学系 外科学主任 教师成长中心 教学组长 陆希平 副教授
前言 :
此次承蒙学校陈家玉校长指派 , 随同周明智教授与李孟智教授共三人前往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进行参访交流暨问题导向学习示范教学 . 为期三天 , 收获颇丰 , 谨在此将其概况加以描述 .
参访暨示范教学心得 :
我们一行三人于 11/29 凌晨三点半由台中出发 , 搭早上 7: 40 的班机 , 经香港转机于中午时分抵达汕头 .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 , 位于梅江流域出口 , 为大潮汕地区经贸及行政中心 , 市区人口约 200 万人 . 这里亦是香港富商李嘉诚的故乡 , 我们一行下机后承蒙汕医大医学院黄东阳副院长及人员热情接待 , 乘专车前往当地市中心五星级金海湾酒店 (Jasper 系列 ). 午餐小憩后就前往汕医大进行参访 . 在听取简报中 , 我们了解汕头医学大学的兴建与发展除了中国政府重点规画外 , 也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 受港人影响 , 汕医大也因此趋向全英语教学体系之路发展 . 而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之下 , 不管是在省级或是全国级的教学竞赛 , 或是论文 SCI 的发表方面 , 都有了不错的成绩 . 接下来是与汕医大师生间的对谈 , 从中了解到中国的医学教育目前也在实施基础临床课程整合与小组式问题导向教学 . 我们也顺便谈到许多有关明天 PBL 示范教学的细节 , 并与基金会罗顾问会面 , 彼此相谈甚欢 . 其后我们一行在医大人员带领下 , 参观其研究及教学机构 . 在研究设备方面 , 非常齐全而先进 , 包括兴建中的 P3 研究室 , 及已经使用的各实验室及共同仪器中心 . 里面包括 Flow cytometry, DNA sequencing, PCR analyzer, Fluoresence and Absorbance spectrometry, Phase contrast 及 electronic microscope 一应俱全 . 这个实验室选定发展的重点倾力进行研究 , 包括过敏病研究 , 食管鼻咽癌研究 , 以及禽流感非典 (SARS) 相关研究等 . 可知其充份掌握其地区特性及研究之可行性 .
我在实验室观看研究员及学生专注作实验的情形 , 心里过去一直有的想法浮现脑海 . 因为时代的演进 , 实验课程各分科的分野逐渐模糊 , 而由于科学电脑精密仪器的增加 , 其操作所需专业性逐步提升 . 我的想法是过去实验课程的设计尤其是对医学生实在应作适度的瘦身 ( 对普修生而言 ). 但此同时 , 较尖端的实验操作应列为选修项目 , 让有志或兴趣能力的学生在实验领域中能有更长时间及更深度的发展 . 因为这是资讯爆炸的时代 , 医学生通才教育的内容必须更精简 , 而应及早将其精力使用于专才的领域 , 这样才不致于浪费时间精力 . 如此不但老师的负担减少 , 学生更可成为老师的好助手而非其承担 . 而在学分方面 , 可将其比照研究所的认定 , 使其教导学分保持 , 如此教研合一的方式 , 才是节省成本 , 增进效率的最好考量 . 但这个说法绝不代表前两年的通识课程可以缩减 , 因为原本国外四年的医预科学程 , 目前缩为两年已是不易 , 但我认为除人文艺术外 , 可加入更多实用课程 , 如经济法律管理财会等 . 基础临床核心课程及大堂实验课的缩减 , 可使医学生早进入小组学习 , 小实验室选择操作 , 让学生即早进入临床接触病人 , 或及早进入实验室作更专注的研究工作 . 这是 TMAC 医学教育精神 , 我觉得以我们医学的环境 , 绝对有潜力成为非常杰出的教研机构 , 这点还有赖于大家的决心与努力 .
参观教学设备时我们特别对他们的临床技能教室作了仔细的参观 . 汕医大的这个教室是全中国的标竿 , 教室面积与内容令人叹为观止 . 他们的电脑资源结合基础医学自学软体 , 包括解剖 , 组织 , 胚胎及病理等形态性教学 , 病理也联结许多临床的资讯 . 这种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快速 , 清楚 , 随时且重覆性的学习 . 想想只要省下一些购买遗体器官及保存的经费 , 换得空气更好 , 自由学习的环境 , 效果绝对惊人 . 那这是不是代表尸体器官就不要处理了 ? 当然不是 , 就如前面所说 , 改普修精修双轨制 , 用少数尸体 , 带着有兴趣的精修学生 , 作更精细的处理 , 并作成永久保存的标本 ( 经书面同意 ). 病理老师带精修学生与病理医师一起处理外科标本 , 学习切染及观察技术 , 并以电脑资料为本 . 普修生只需利用电脑教室学习经考试通过即可 . 如此一来各取所需 , 老师不失其专业及学分 , 减少过重的教学负担 , 教学服务研究融为一体 , 何乐不为 ? 学生有志临床者可及早专心其领域 , 并回头重覆温习所学基础课程 , 何乐不为 ? 使用电脑小老师 , 无教学负担 , 只有初期固定成本 ( 可以租贷平摊其费用以健全财务 ) 投入却有长期效益 , 所以可谓大家都是赢家 . 其它教具琳琅满目 , 在听心肺音方面 , 使用竖立模具减少置放空间 , 并加电脑辅助系统增进临床基本学识的整合 , 并以一次多量购买压低平均成本 , 都是十分明智的抉择 . 他们另外还购买了一些十分不错的模具 , 包括分娩模式互动软体 , 外科内视镜手术模拟操作软体等 , 都是十分实用 , 顾及病患安全的好设备 . 我认为临床技能中心的使用者绝不限于学生 , 许多模具如外科内视镜操作也适合使用于住院医师的教学 , 甚至还在发展中的虚拟手术模式 . 这些电脑技术的突破 , 彻底颠覆了医学教育的传统观念 . 对于医师与学生提供的是随时 , 重覆与无安全顾虑的操作环境 . 对医疗品质及教学品质的提升效益难以估算 . 成本绝对不高 ( 以分摊会计成本折旧 + 租金计 ), 而风险又可大大降低 . 这样的投资 , 一定要全面作 , 有决心作 , 花十万得 100 万 ; 如果应付应付作一半 , 花五万血本无归 , 则反而不值得 . 我认为节制成本 , 钱花刀口是必要的 ; 但该花的钱千万不可省 , 分寸拿捏 , 在于智慧的抉择 .
晚上由汕医大副校长 ( 兼附设医院院长 ) 作东 , 一行人前往餐厅品尝潮汕名菜 , 汕头不仅在风土文化上十分接近台湾 , 连口味也十分相近 . 席间大家谈古言今 , 把酒尽欢 . 人生在世 , 不过数十寒暑 , 须臾即逝 . 忆及过往 , 喜悲交杂 , 思绪如拍岸之浪涛 , 久久无法自已 . 想起世间为争夺私利的血腥斗争 , 有复无已 ; 良知者的力挽狂澜 , 却履遭狂涛吞噬 . 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仍仰名器者睿智胸襟 ; 普罗中的我将无穷的忧心只能化为一声轻轻的叹息 .
第二天是活动的重头戏 , 当天我们将进行 PBL 演讲及教学示范 . 进入讲堂只见人声鼎沸 , 挤入 300 余人 , 连外面都有人站着 . 早上由副校长先行介绍后 , 开始相关的演讲 . 内容包括近代教改的风潮 , PBL 的理念与实施 , 实施 PBL 的原因 , 如何推行及教师学生的角色扮演等 . 在短暂休息后就进行教学示范 , 由我担任小组老师 , 几位汕医大教师担任学员进行示范教学 . 李教授及周教授则在一旁讲解 . 教案内容为李教授所提供 , 包括从第一幕的脑力激荡 , 到第二幕的回报与讨论以及第三幕的处置与决策都进行互动示范 . 其中所安排的几个小组危机 , 包括心不在焉 , 过度发言 , 文不对题 , 互相对立等都有演练发生与排解之道 . 末了学员对教学提出回馈并由小组老师总结 . 之后由会场人员对于教学内容提问与解答 . 席间有湖北同济医科大学的教学观摩小组前来聆听 , 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问题 .
下午继续进行 PBL 的演讲 , 内容有关 PBL 教案的设计与回馈的方式 . 之后进行 Panel Discussion, 由在场听众针对一天的活动进行提问与解说 . 其中针对 PBL 在课程中的角色 , 教案设计经费来源 , 执行中人资空间时间的配置 , 相关课程整合问题 , 以及评估方式等都有许多热烈的讨论 . 我谨将个人看法论述如下 :
- PBL 在课程中的角色 , 在内容上为临床基础课程的整合 ; 在方法上是小组互动及主动式学习 ; 在时间上是在医三到医五之间 . 在配套措施上必须有基础临床核心课程的整合瘦身 , 实验课程的整合瘦身配套精修普修双轨制 . PBL 较不宜以科目为本 , 而宜以模组为本 . 医六之后不宜作 PBL, 而应以 patient based learning ( 临床病案学习 ) 为主 .
- 课程整合应以模组为本 , 模组整合不限定以器官系统为唯一的整合方式 . 科目也不限定局限在某一模组中 , 乃因其特性而决定之 .
- 教案设计成本的节省 : 沿用别人的教案 ( 经授权 ), 由学员的互动进行修改 , 形成新的教案及教师手册 , 节省教案设计的金钱 , 时间与人力 .
- 课程时间空间人力及资源的规划 : 用时间穿插 , 时段穿插 , 非专家定时间定对象教导 ( 与导师制度整合 , 废原导师制度 ), 资源共享 ( 不只学生使用一用途 ), 专兼教师认证与义务性参与 , 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学分 .
- 学员表现评估 : 由平时 , 学期及国家考试制度一体性的规划 . 平时设定表现评估表 , 由同侪 , 自我与师生互评得到回馈 , 改变行为 . 期中末考试设定操作性考试 ( 如案例分析及自主性小组讨论 ), 录影后交由公正第三专家两位评分 . 国家考试设立 OSCE 题库 , 根据难度 , 鉴别度加以归类 , 并以猜测因素改善考题设计 . 用试题反应理论 (IRT) 精算其表现指标 , 以惩罚性扣分遏止浪猜 , 以部份给分给予对题目部份了解者 .
- 临床诊断方法学 : 包括机率流病概念 , 猜测否证技巧 , 以及实证医学的概念等 , 李教授对此有深入的分析 .
- PBL 为基础临床核心课程与 Patient based learning 之间的桥梁 ( 另一为 clinical skills 与医病沟通 ), 互为补助而非全然互斥 . 核心课程与病案讨论的价值应予尊重 .
- 不要忽视学生的潜力 . 设定门槛但不要设定天花板 . 常常他们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 . 不要觉得学生是负担 , 善用学生将会互相扶持成长 , 达成双赢 .
- PBL 只是新制课程的一部份 , 可推行但不可无限上纲 . 不期待 PBL 去获取全部的知识 , 但期待 PBL 获取一部份整合的知识及学到以后如何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 . 这个概念 , 在资讯科技与网路发达普及化的今天 , 尤其重要 .
~ 后记 ~
三天参访交流 , 时间虽短 , 收获颇丰 . 满载的是充实的心与暖暖的情意 . 相信医学教育在各地方有心人士的推展下 , 终有开花结果之日 . 感谢学校与医院给我这次机会 , 也对汕大朋友的热情接待深表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