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 :
華西壩的故事——情滿華西(感想隨談)
謹以此紀念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原華西醫科大學)建校九十六周年
華西部分建築: 1 、華西六教 2 、華西四教 3 、基礎逸夫醫學樓 4 、公衛科教樓 5 、鐘樓
夏季來臨,在華西壩(四川大學華西校園)中西合璧式的老圖書館與辦公樓之間,梔子花的芬芳讓消夏的人們流連忘返;在荷花池 , 碧荷搖曳,花吐蓮蓬 , 蓮子飄香。到了深秋,華西壩的速中路都會搖曳著金黃的銀杏樹葉;九教、桂花園金桂芬芳,沁人心脾。華西壩的風光總是那麼讓人情不自禁。
來於斯 , 長於斯 , 成於斯 , 耳聽華西鐘樓悠遠綿長的鐘聲,沐浴百年華西的人文光波,日子就這樣繼續,人生閱歷和醫學知識就這樣積累傳承,一代代華西人就這樣過著平靜恬淡、充實繁忙的生活。
遙想同學少年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多少醫學者抱負: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為了懸壺濟世的理想,苦讀醫書。小有氣象,而今相聚,白髮有添,豪情無減,一笑仍然是童顏,熱愛醫學 ,忠實生命,再幹十年,還要再開拓創新,敢為人先。
一生的追求,都是為了實踐入校的誓言——“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
思念中,仿佛還身在華西!!!
回想當年 那天,又是一屆畢業生離校的日子。千般不舍,萬般無奈。美麗的校園,充滿了離愁別緒。華西壩的酒館裏,有人相擁而泣;荷花池的柳蔭下,有人輕聲歎息 …… 這割捨不下的情懷,是為那哭過笑過的閃亮日子!這種離愁,讓人體味著憂傷。
翻看從前的日記,好長好長一段,關於毛蟲蝶變的日子。反反復複,沉沉浮浮。有“聲氣相求,甘苦與共,風雨同行”的知交,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的嬌羞”的今生至愛,還有“仰之彌高、春風化雨”的恩師。我不知道我算不算老師最得意的門生,但老師是我敬之如父的人。在曾經遭受挫折的日子裏,老師始終信任我,等待著我重新振作起來。總記得他經常跟我說: “ 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好。 ” 就是這句話,讓我暗暗鼓著勁,讓我慢慢反省,慢慢走向成功。在華西求學的日子裏,我的師友,他們都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援,幫助我通過了道道關隘。我的這些師友,都是很有才華的人,能認識他們,並成為弟子、朋友,真是三生有幸。所以,我對母校,存有深厚的感情。因為恩師,因為朋友,也因為我自己。
路經成都,回到華西。還是一樣會坐在圖書館的臺階上,看著下課往來穿梭的師弟師妹們。花一樣的年紀,水一般的面容。他們也會有困苦,他們也會有迷茫,他們也會有欣喜,他們也會有憂傷 …… 一如我們當年!一直以來,很想給學醫的師弟師妹們說一些話,特別是即將跨入醫學院校的弟弟妹妹們。為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托,學醫需要漫長的付出,扎實的努力,不懈的進取。選擇了醫學,就得學會忍受寂寞,學會關懷服務,學會力求完美。學醫的日子或許單調,或許乏味,但必須得堅持。堅持下去,你就能抵達彼岸。也許會如我以前一樣浮躁,如我以前一樣不安。不要驚惶,不要失措。那只是開始了蛻變成蝴蝶的煎熬,是有痛苦,但堅持下去,就是幸福。
人在華西,追憶逝水流年。一塊塊,一處處,總有道不完的思念,說不完的感觸。這些點點滴滴,再想起時多麼溫暖。雖然人生幾多變故,世事幾多滄桑,但我們都願意再笑著重溫。也許人生需要永恆,也許這就是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