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纪念特刊来稿 :
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 联结两岸三地医学教育的纽带和桥梁
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 - 徐白羽
|
 |
为了加强祖国大陆、台湾暨香港地区的医学教育交流,促进祖国的统一。在国务院台办、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援下,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原校长王德炳教授、台湾阳明大学原校长张心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李国章教授的共同提议下,三家单位牵头,决定召开“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首届研讨会于 1996 年在美丽的长江游轮上召开,由同济医科大学承办,来自于卫生部、教育部的领导,以及两岸三地的医学教育专家济济一堂,气氛融洽热烈。在此次会议上,倡议成立了“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协会”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台湾阳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为主席团单位,秘书处设在香港中文大学。
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次序为大陆、香港、台湾。从 1996 年至 2005 年除了两年特殊情况没有举行会议之外,会议已经举行了 8 届,今年是第 9 届。与会代表大约 150 人左右,一般除主席团单位外,每个单位派两名代表参加会议。每年的会议都会围绕上届会议提出的有关医学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大会发言和讨论,并且听取协会秘书处一年来协会工作的汇报。 2004 年会议期间,决定今后每轮会议召开次序为香港、大陆、台湾、大陆。
在这十年中,“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协会”不断扩大,从最初的 19 名来自于大陆、台湾和香港的高等医学院校的成员增至 36 所医学院校。每届会议都开得成功而热烈,它起着联系两岸三地医学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促进两岸医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大陆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会议的语言为中英文,与会代表能够深入地领会会议内容并参与会议讨论,香港、台湾的医学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深,通过这样的会议大陆代表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国际上医学教育的趋势和做法。经过 10 年的发展,协会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协会通讯和网站,管理更加规范。
“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两岸三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感情,此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美丽的祖国河山也一直是所有与会者在会议之余的情感享受和共同的骄傲。在协会成立 10 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 “ 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有着更加绚丽的前景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