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紀念特刊來稿 :
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 聯結兩岸三地醫學教育的紐帶和橋樑
北京大學醫學部國際合作處 - 徐白羽
|
 |
為了加強祖國大陸、臺灣暨香港地區的醫學教育交流,促進祖國的統一。在國務院台辦、國家教育部、衛生部等部門的支援下,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原校長王德炳教授、臺灣陽明大學原校長張心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李國章教授的共同提議下,三家單位牽頭,決定召開“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首屆研討會于 1996 年在美麗的長江遊輪上召開,由同濟醫科大學承辦,來自於衛生部、教育部的領導,以及兩岸三地的醫學教育專家濟濟一堂,氣氛融洽熱烈。在此次會議上,倡議成立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協會” 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臺灣陽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為主席團單位,秘書處設在香港中文大學。
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次序為大陸、香港、臺灣。從 1996 年至 2005 年除了兩年特殊情況沒有舉行會議之外,會議已經舉行了 8 屆,今年是第 9 屆。與會代表大約 150 人左右,一般除主席團單位外,每個單位派兩名代表參加會議。每年的會議都會圍繞上屆會議提出的有關醫學教育的熱點問題進行大會發言和討論,並且聽取協會秘書處一年來協會工作的彙報。 2004 年會議期間,決定今後每輪會議召開次序為香港、大陸、臺灣、大陸。
在這十年中,“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協會”不斷擴大,從最初的 19 名來自於大陸、臺灣和香港的高等醫學院校的成員增至 36 所醫學院校。每屆會議都開得成功而熱烈,它起著聯繫兩岸三地醫學教育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對促進兩岸醫學教育的交流與發展,提高大陸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水平起著積極的作用。會議的語言為中英文,與會代表能夠深入地領會會議內容並參與會議討論,香港、臺灣的醫學教育國際化程度比較深,通過這樣的會議大陸代表能夠更加深入瞭解國際上醫學教育的趨勢和做法。經過 10 年的發展,協會的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建立了協會通訊和網站,管理更加規範。
“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進一步加深了兩岸三地醫學教育工作者的感情,此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美麗的祖國河山也一直是所有與會者在會議之餘的情感享受和共同的驕傲。在協會成立 10 周年之際,我們衷心祝願 “ 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有著更加絢麗的前景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