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員院校巡禮
中山醫學大學
本校董事長周汝川博士鑒於台灣光復後牙醫師人才奇缺,遂於民國四十九年創設本校,當初牙科而已,以培養牙醫師為主旨且慕名國父 孫中山先之救國救民精神,故名為中山牙科專科學校,簡稱 [ 中山牙專 ] 。五十一年增設醫科為中山醫學專科學校,簡稱 [ 中山醫專 ] ,其後再增設護理科與醫事技術科。
早期本校校友,不論其先天秉賦後天之努力,與他人相較殊無遜色但因專科學歷之困擾進入社會服務與發展之機會,常受歧視無法與他人公平競爭,例如有些機構用人規定須繳七年成績單,本院校友無法提出因而被排除。故爭取改制以提昇學術水準與服務校友乃成為本院當務之急,經過長期奮鬥,始於民國六十六年獲准昇格為學院。校為邁向醫科大學而努力不懈,大力建設軟體與硬體設備已奠定良好之基礎。經教育部審核通過於 90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改名中山醫學大學,這是中山自創校四十年以來的另一個里程碑。目前本校包括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健康管理學院、醫學科技學院醫學人文暨社會學院及護理學院等六個學院。
本校附設醫院之院區分為大慶院區(以癌症防治及治療中心為主)、中港院區(以呼吸治療病房、牙科、復健治療為特色)、太源院區(台中市政府委託經營之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 ” ,以復健科及精神科為主)、文心院區(以口腔醫學中心為主)、中興醫院(以緩和醫學科、洗腎中心、醫學美容中心為特色)。全院以跨部科室方式成立高科技及高專業性之疾病防治中心,期使本院成為全國醫療重鎮之一。目前本校附設醫院之大慶院區及太源院區為衛生署核定之醫學中心,可提供本校高年級醫學生優良之學習及實習之場所。
醫學系各科簡介
解剖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細胞培養、共軛焦顯微影像分析、超微結構、神經的退化與再生、睡眠醫學、失眠症、缺氧醫學、神經移植、周邊神經損傷、手汗症、癲癇症、細胞膜運輸、天然物的活性、細胞骨架。
生化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防癌成份阻斷癌細胞生長訊息傳遞之研究; |
2 、 |
亞硝基梅納反應物腫瘤促進作用分子機轉之研究; |
3 、 |
內生性 NO 與臨床藥物相互作用之毒性機制研究; |
4 、 |
抗癌新藥之發展及促凋謝死亡機制之探討; |
5 、 |
蛋白脢抑劑抗癌作用之研究; |
6 、 |
雌性激素訊息傳遞途徑的研究; |
7 、 |
蛋白激脢 C 異構型表現與癌化之關係; |
8 、 |
抗心血管疾病 天然物質之開發研究 ( 保健食品 ) 。 |
微生物與免疫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口腔感染之流行病學及口腔感染致病菌之調查研究 ; |
2 、 |
我國流感病毒抗體監測系統之建立 ; |
3 、 |
人類多瘤性病毒的致病機轉; |
4 、 |
wox1 抑癌基因轉殖鼠之生理與病理研究 ; |
5 、 |
病原細菌在造成宿主感染的過程中所參與的致病相關因子; |
6 、 |
探討 EB 病毒潛伏蛋白質與細胞基因間的關係 ; |
7 、 |
豬假性狂犬病毒與流感病毒之分子病毒學研究; |
寄生蟲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台灣本土性重要蠕蟲類寄生蟲化學療法有關神經藥理學方面研究,此項研究台灣地區少有人進行; |
2 、 |
本土性人畜共通寄生蟲病之在生化學研究致病機轉; |
3 、 |
研究醫用昆蟲學領域,以探討在無脊椎動物對寄生蟲之免疫反應及攜帶之可能性; |
4 、 |
寄生蟲病致病機轉及藥物治療之研究。 |
生理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減肥藥物 ( 安非他命 , Phenylpropanolamine 等 ) 的厭食作用在腦內的分子機轉及訊息傳遞作用 ; |
2 、 |
下視丘內 Neuropeptide Y (NPY) 基因表現的分子機制 ; |
3 、 |
研究搖頭丸 (MDMA) 等中樞興奮劑 在腦內毒害作用的分子機制 ; |
4 、 |
Leptin 在腦部之作用與 NPY 基因表現之關係 ; |
5 、 |
第一型糖尿病與 NPY 基因表現之關係 ; |
6 、 |
電針刺激 (electroacupuncture) 生理效應之研究 ; |
|
|
電針刺激合谷穴位 (Hoku acupoint) 是透過體 - 交感神經反射 (somatic - sympathetic reflex) 來影響及調節特定臟器的功能。 |
7 、 |
尿路動力學 (urodynamics) 之研究: |
|
|
已建立脊髓完整 (spinal intact) 的骨盆–陰部神經反射塑性 (pelvic-pudendal reflex plasticity) 的模式,說明排尿反射在脊髓階層的強度可以受反複式或強直性的電刺激所增益,在膀胱的儲尿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 |
8 、 |
呼吸感覺神經的生理功能與其在病理上所扮演角色: |
|
|
目前許多常見的肺發炎性病徵與疾病,如:咳嗽、氣喘等皆可能與呼吸感覺神經的被興奮與敏感化有關。其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瞭解其成因,而提供未來臨床上治療的參考 ; |
9 、 |
肥胖之研究: |
|
|
肥胖產生高血脂及第二型糖尿病之病人,普?有膀胱感覺功能降低、頻尿或排尿不利、膀胱無力、尿滯留及膀胱逼尿肌收縮 功能不佳等臨 床主訴症狀。以基因肥胖大鼠為實驗動物、利用電生理及生化方法探討肥胖鼠膀胱功能 障礙之機轉。 |
病理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ered histones and disorganization of nucleokeratin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
2 、 |
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及其接受器在人類正常頰黏膜與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表現; |
3 、 |
驅蟲藥 albendazole 和薑黃素合併治療感賞廣東住血線蟲小鼠之療效之機轉探討; |
4 、 |
CYP enzymes 與 Human lung cancers 之關聯性; |
5 、 |
Association of ulterine prolapse with medial calcific sclerosis of intra-uterine arteries as an aging process 。 |
藥理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環境毒物之毒理研究:
|
|
|
以培養細胞為標本,以探討金屬類金屬或其它環境毒物之細胞遺傳毒性,毒性機轉及拮抗劑之一系列研究。以探討出致癌金屬和環境毒物加以適當管制並研究可能之拮抗劑; |
2 、 |
抗癌研究: |
|
|
以培養癌細胞當標本,探討加強抗癌藥殺癌細胞效力之藥物或加強激光作用之光敏物質; |
3 、 |
中藥方劑之藥理研究: |
|
|
以人工誘導胃潰瘍大鼠為標本探討中藥方劑對精神性胃潰瘍之藥理作用; |
公共衛生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職業醫學、家庭醫學及 B 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 ; |
2 、 |
職業醫學、家庭醫學及肝膿瘍之流行病學研究。 |
內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腎臟科、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免疫風濕科、血液科、腫瘤內科及感染科等臨床研究。
外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一般外科、胸腔外科、肝膽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外科、小兒外科、整形外科、急診外科、神經外科、等臨床研究。
1 、 |
癌分子生物機轉的研究 - 肺癌基因分子標誌與肺癌早期偵測 , 復發偵測與使用標靶治療選擇間的關係,大腸癌患者 p53 基因在吸煙與非吸煙者差異表現的研究 ; |
2 、 |
胸腹腔癌症的臨床研究 - 胃癌,肝膽胰癌,食道癌,肺癌,大腸直腸癌症的外科 ( 傳統或內視鏡 ) 療法與合併治療 (adjuvant or neo-adjuvant) 的臨床研究試驗 ; |
3 、 |
神經外科的相關研究 - 神經幹細胞應用於修復神經損傷 ( 大鼠試驗 ) ,腦瘤研究,迦馬刀治療,脊椎手術與重建 ; |
4 、 |
胸腹腔內視鏡微創手術的臨床研究 - 對於孤立肺結節的立體定位及微創切除術,各種胸腔疾病的胸腔內視鏡手術 (VATS) ,腹腔內視鏡手術 (laparoscope) ,內視鏡手術的成本效益分析 ; |
5 、 |
器官傷害研究 - 器官缺血 - 再灌注傷害 , 器官前 - 後處置 (organ pre- and post conditioning) 效應 ( 豬體試驗 ) ,獨立器官灌流 (isolated perfusion) ,相關生理 (hemo- or aerodynamic) ,病理組織 (apoptosis, MPO assay) 及分子生物學 (Hsp, IL1, IL-6, TNFα 研究 ; |
6 、 |
整形外科研究 - 皮膚美白藥物在人類惡性黑色素瘤細胞的藥物學上造成的影響 , 皮瓣植皮 ( 包括自由皮瓣的設計 ) , 頭頸部惡性腫瘤根治切除後的重建 , 燒傷與高壓氧 ; |
7 、 |
乳癌臨床試驗研究 - 乳房保留手術 , 崗哨淋巴結的採樣 , 荷爾蒙受體與基因檢測 (ER/PR/Her-2 Neu expression) ,相關加強性治療 (endocrine therapy- the tamoxifen vs aromatase inhibitor; and chemotherapy- CEF, CAF and taxel based therapy) ; |
8 、 |
心臟外科手術 - 心臟微創手術 (MICS), 不使用幫浦心臟跳動性開心術 (off-pump beating heart surgery) ,超低溫循環停止性開心術 (deep hyper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operation for TAPVR or aortic arch dissecting aneurysm), 主動脈氣球幫浦 (IABP), 葉克膜 (ECMO) ; |
9 、 |
小兒外科及營養 - 先天性橫隔膜疝氣 (CDH) 及膽道閉鎖 (biliary atresia) 的外科治療,全靜脈營養 (TPN) 相關的研究 (glutamine, lipid, trace,elements,…etc) ; |
10 、 |
器官移植 - 腎移植,心肺移植。 |
骨科
主要的基礎研究領域:
1 、 |
探討 不同分子量玻尿酸對骨性關節炎軟骨及滑膜細胞的 基質金屬蛋白水解 ? -2 和 -9 和胞漿素原活化劑、抑制劑及接受器之訊息傳遞路徑 研究 ; |
2 、 |
Silibilin 抑制不同骨癌細胞株 (MG-63, U2OS, HOS) 侵襲轉移之機制探討 ; |
3 、 |
探討痛風性及化膿性關節炎的關節液中基質金屬蛋白水解 ? -2 、 -9 和胞漿素原活化劑、接受器及抑制劑變化之相關研究 ; |
4 、 |
長短腿對脊柱變形之生物力學效應及關係性研究 ( 二 ) ; |
5 、 |
探討臨床上使用在人類骨性關節炎的疼痛解除藥 tramadol/acetaminophen tablets ( Ultracet a ) 對於早期骨性關節炎的胞漿素原活化劑及抑制劑的變化及 MMP-2 和 -9 之影響 ; |
6 、 |
Alendronate 抑制人類骨癌細胞株 MG-63 的侵襲及轉移之機制分析 ; |
7 、 |
探討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和類固醇對於人類骨性關節炎的胞漿素原活化劑及抑制劑的變化及他們與 MMP-2 和 -9 之相關研究 ; |
8 、 |
探討臨床上使用的不同分子量玻尿酸對於人類骨性關節炎的胞漿素原活化劑及抑制劑的變化及他們與 MMP-2 和 -9 之相關研究 ; |
泌尿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微創手術( mini-invasive surgery ) ; |
2 、 |
泌尿道結石的研究 ; |
3 、 |
泌尿科癌症研究 ; |
4 、 |
腎移植手術。 |
婦產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婦科-婦科癌症及腫瘤之臨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和細胞免疫學等基礎醫學之研究,並有青春期婦科學及老年婦科學之停經後及骨質疏鬆等研究; |
2 、 |
產科-高危險妊娠的研究、孕婦營養與胎兒體重的流病調查;
婦科泌尿學-主要著重於婦女下泌尿道之功能障礙之病理機轉,與其臨床之保守療法和外科手術療法為主,並與泌尿科及復健科合作神經性膀胱障礙之研究; |
3 、 |
不孕症-增加人工協助生殖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以及顯微注射的操作成熟度,老年化卵子改善的研究、朝向胚胎及遺傳方面研究。 |
眼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幼兒散光性弱視之評估 ; |
2 、 |
大學生的屈光狀態與壓力關係 ; |
3 、 |
眼科部網膜科之研究發展 ; |
4 、 |
眼神經學及葡萄膜疾病之診斷及治療。 |
皮膚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果酸與紫外線 B 對人類皮膚角質細胞凋亡相互影響之作用機轉 ; |
2 、 |
甘醇酸對人類皮膚角質細胞與皮膚癌細胞之細胞凋亡作用研究 ; |
3 、 |
生長促進劑 Zeranol 致乳癌因子之探討 ; |
4 、 |
XPC 基因在皮膚癌化之角色研究。 |
精神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老年失智症之精神行為症狀 (BPSD) 及家屬的負擔之研究; |
2 、 |
地震災民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研究; |
3 、 |
老年憂鬱症之療效及長期追蹤研究; |
4 、 |
自殺及憂鬱症之研究; |
5 、 |
躁鬱症之分子遺傳研究。 |
麻醉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閉鎖循環麻醉在體內的血中濃度及呼吸測量濃度的比較探討 ; |
2 、 |
手術室內員工的環境危害探討 ; |
3 、 |
當日手術患者麻醉合併症及恢復意識程度的探討。 |
復健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脊髓損傷復健; |
2 、 |
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復健; |
3 、 |
心肺復健; |
4 、 |
腦病變功能障礙研究; |
5 、 |
語言吞嚥障礙復健; |
6 、 |
兒童復健; |
7 、 |
骨骼關節疾病復健; |
8 、 |
疼痛復健; |
9 、 |
科技輔具研發及應用研究。 |
放射科
除了傳統以 X 光原理用於影像診斷之外,利用其它原理的如超音波及磁振造影皆是今日醫學影像診斷的利器。本科皆能提供詳細的檢查以期預防與治療並重。
家庭暨社區醫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社區醫學、青少年醫學研究 ; |
2 、 |
以老年醫學、家庭醫學及社區醫學研究。 |
神經內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腦血管疾患 (CVA) ; |
2 、 |
週邊神經血管疾患 (peripheral neuropathy & vascular disease) ; |
3 、 |
運動障礙 (movement disorder) 如 parkinson disease ; |
4 、 |
癲癇 (epilepsy) ; |
5 、 |
肌肉病變 (myopathy) 、神經肌肉交接處病變如重症肌無力 ; |
6 、 |
末稍神經病變 ; |
7 、 |
退化性病患 , 如 Alzheimer disease ; |
8 、 |
睡眠障礙及相關疾病 ; |
9 、 |
其它 如 brain tumor 、 CNS infection 、 neurotoxicity 、 Headache 、 autonomic dysfunction 。 |
核子醫學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正子斷層攝影 (PET-CT) 與肺癌; |
2 、 |
正子斷層攝影 (PET-CT) 與放射治療計劃。 |
腫瘤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改善及加強體外放射治療的技術方法; |
2 、 |
減少正常組織放設劑量的技術及方法; |
3 、 |
Radiation Sensitizer 及 Radiation protectors 的分析及研究; |
4 、 |
頭頸部放射治療對唾液腺影響之研究; |
5 、 |
鼻咽癌與 P53 基因或其他 Oncogene 關連之研究; |
6 、 |
骨盆腔腫瘤放射治療後遺症之研究; |
7 、 |
IMRT 對於 TCP 與 NTCP 影響之研究; |
8 、 |
IMRT QA 之研究。 |
小兒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新生兒科、小兒心臟科、小兒神經科、兒童過敏氣喘免疫科、兒童胸腔科、小兒感染科、小兒腎臟科、小兒腸胃科以及小兒基因遺傳代謝及內分泌科等臨床研究。
耳鼻喉科
主要的研究領域:
1 、 |
新生兒全面性聽力篩檢提供嬰幼兒早期聽力評估及聽障之診斷諮商與處置; |
2 、 |
聽障基因; |
3 、 |
從免疫學及遺傳學中之研究,對過敏性鼻炎之病人進行基礎之研究及治療。 |
急診醫學科
災難醫學:
1 、 |
台灣地區責任醫院臨時收治場所規劃 ; |
2 、 |
無線電計程車對急難求助意見調查 ; |
3 、 |
台灣地區災難計畫實務研究 ; |
4 、 |
台灣地區急診醫師對災難處置的態度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