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六月号(第八期) 返回
  编者语 I 会员院校巡礼 I 活动预告 I 活动汇报 l 征稿启事


会员院校巡礼

医学校院名称: 浙江大学医学院

网址: http://www.cmm.zju.edu.cn

校徽或院徽:

医学院座落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 388 号浙大紫金港校区

现任医学院院长: 巴德年

现任医学院院长照片:

医学院成立简史: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 1912 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和 1945 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 1952 年二者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 1960 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 1998 年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并于次年重组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

过去十年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历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自 1993 年开始进行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先后 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教学, 建成了《生理科学实验》、《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两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其中《生理科学实验》已建成为国内一流水准的综合实验研究型课程。从 2000 年 10 月开始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课程按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始试行了三轮, 2006 年开始全面推广。

临床教学采用“见习生制( Clerkship )”的模式,大量缩减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 11 门临床课程的理论授课时间,学生将医院作为医学院,从真实的临床、病人中进行学习,强调自学能力。该专案于 2002 年在小范围内开始试行, 2006 年 2 月开始在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全面展开。

目前医学课程架构及特色课程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年的通识教育,第二阶段为两年半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第三阶段为见习和实习等临床训练阶段。最有特色的为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和临床“见习生制 ( Clerkship ) ”教学。

基础医学实施“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将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课程按人体系统进行整合,每个系统的教学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的顺序进行。主要教学形式有理论课、实验课、小班讨论课、基于病例的学习等。

临床“见习生制 ( Clerkship ) ”教学改革自第四学年下半年至第五学年,总共持续一年多。安排 14 周理论授课和临床轮转前培训, 45 周的临床轮转见习, 2 周临床综合考核。主要教学安排为 理论授课占 18% , PBL 教学和病例讨论课占 8% ,临床思维和技能训练课占 8% ,临床轮转见习和自学占 66% 。 Clerkship 教学 使 医学生的学习开始于病人、继续于病人、服务于病人,整个临床教学的过程都在病房和门诊完成,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临床教学模式。

未来医学教育改进的重点:

完善从基础到临床整个课程体系的整合是下一个阶段教改的重点。将以美国 UCLA 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为模版,进行以“系统为基础” 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以“模组( Block )”为基础,课程内容安排的主旨是增强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技能两者的交叉,强调多学科交叉,强调基础科学临床应用的导向。教学形式追求多样化,减少学生大课学习时间,增加自学和实践时间,加强考核评估,以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动手能力、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等能力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