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院校巡礼
学校名称: 南京大学医学院
网址:
院徽:

医学院座落地点: 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现任医学院院长: 高千
现任医学院院长照片:

医学院成立简史:
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医学院, 1951 年划归部队系统, 1987 年恢复重建,并于当年开始招生七年制医学生,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从 1997 年开始,每年选拔优秀生直接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即九年一贯,本硕博连读。目标是培养善于通过实践、思考、知识结合,不断提高才能,并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
过去十年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历程:
提出了 “ 两渗透、一加强 ” 的教学工作指导方针,即 “ 自然科学向基础医学渗透、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 ” 。根据这一思路 , 提出了以下三条具体办学举措: 1. 坚持 “ 文理医结合 ” 的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两个介面 —— 自然科学与现代医学的介面以及人文科学与现代医学的介面,探索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建立 “ 文理医结合 ” 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建立 “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体系 ” :该训练体系贯穿、渗透于整个七年的医学教育之中,具体分为三个模组:基础科研训练模组、学年论文模组和硕士学位论文模组; 3. 坚持小规模、精品式的办学方针:通过小班化、重实践、名师制等具体措施,实行小规模、精品式的临床教学。
目前医学课程架构及特色课程简介:
课程体系有如下系列:( 1 )通修课 —— 全校公共课和理学公共基础课;( 2 )学科核心课 —— 医学学科核心课;( 4 )学年论文;( 5 )临床见习与实习;( 6 )硕士论文;( 7 )暑期学校;( 3 )选修课 —— 文化素质课。
课程特色主要包括:
( 1 )加强理学课程内涵,增加 “ 医学数学模型 ” 课程,数理化教学增加了一系列与医学技术相光的内容及实验;
( 2 )新开设若干门以疾病为基础的综合实验课程,包括“以疾病为主线的医学遗传学实验”、“以病原诱导的疾病为基础的细胞免疫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等”;
( 3 )学年论文:在基础医学课程结束后,第四学年安排 11 周的学年论文。学生按 “ 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资料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 的过程进行系统地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4 )临床教学坚持小班化、名师制,实行 “ 一对一 ” 床边教学, 3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均参加本科生教学工作;
( 5 )暑期学校:每年暑假专门有三周时间在各附属医院实践,二年级主要在一些后勤辅助科室,如病历档案室等,三年级主要在一些临床辅助科室,如 CT 室等,四年级进入各临床科室。目的是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并循序渐进地进入临床核心科室。
( 6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一系列的文化素质课程和讲座,如中国音乐基础与赏析、可持续发展导论、现代科技与外科技术进步、如何做一名好医生等。开设了“健康学概论”、“医患沟通学”等课程;
未来医学教育改进的重点:
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纵向整合,进行 PBL 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广泛实践,以及标准化病人( SP )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OSCE )的研究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