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汇报
研讨会感言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
在天津医科大学胜利闭幕
天津医科大学高树文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已在我校闭幕,会议从前期准备到顺利召开历时近九个月。筹备过程得到了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协会及各会员单位的鼎力支援和帮助。2008年2月28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医大召开,确定邀请函主要内容及格式,并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华西医科大学等会员单位交流、借鉴承办经验。3月6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研讨会专项资金到位,郝希山校长对会议筹办各相关部门及工作组提出具体要求。3月25日第一批邀请函按计划顺利发出。4月17日,筹委会经讨论决定,拟在研讨会开幕前夕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启动本届研讨会会议对外宣传工作。4月22日,各工作组就各自工作情况及近期计划向学校领导做了具体汇报。截至6月18日,20家非会员单位名单确定并上报天津市教委,同时发出邀请函。学校向全校教师发出征稿启事,同时组织好上报文章的交流与筛选。
为扩大宣传力度,全面回顾历届研讨会情况,展现本届会议主要特色,筹委会特开辟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专题网站。网站以协会简介、协会章程、历届纵览、本届关注、会议花絮、论文选登等作为主要板块,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本次会议的各项情况。7月20日,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会议整体宣传预案全面开始,包括本部、校区在内的会场、校园标识、文集、通讯录等会议用品设计方案启动。9月10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学校领导向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大公报、香港商报、台盟台联、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晚报等近三十家国家、地方级媒体全面介绍了研讨会的历史沿革以及本届会议的具体筹备情况。媒体记者也就本届研讨会议题、当前医学教育前沿的等热点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圆满召开有力的配合了研讨会的前期宣传,为会议期间的深度报导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为配合做好会议前夕的校内宣传,筹委会文宣组组稿编发了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校报特刊,特刊以大量文字、图片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研讨会的情况,在全校师生中营造良好了宣传氛围。
10月18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来自两岸三地60余所高校的近200多名医学教育专家学者云集天津,论道医学教育,共商拓展海峡两岸医学教育的重要话题。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陈超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石鹏建,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泰辉,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建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天津市教卫工委书记陈超英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国内外来宾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援,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天津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努力打造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天津医学教育将承担更重的责任。此次研讨会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与整合”为主题,对于深化中华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衷心希望天津医科大学以及天津市的各位专家充分利用好此次论坛,加强交流合作,增进彼此友谊,促进共同进步。衷心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一如继往地支援天津医学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天津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的议题是“医学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与整合”。这是在总结前十届年会成果基础上,结合医学模式转型而制定的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主题。医学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能够全面关怀人类健康的合格医师的重大责任,但是,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病人作为人的尊严,仅仅把病人视为有病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这一模式之下的医学教育只重视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医学生应具有的奉献和仁爱精神的高尚道德的养成,最终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本届研讨会主要围绕新的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目标的确立,以及通过教育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新的医学教育目标的方式展开讨论,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探索新的具有实效性的路径。新的医学教育目标将充分融合国际医学教育新标准,得到了两岸三地医学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对现有的教育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突出医学人文的通识课程,培养符合医学教育目标的高等医学人才将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天津医科大学作为本市所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设院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九五”“十五”两期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学校始终致力于医学教育改革,始终把“德高医粹”作为大学精神和教育目标,突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在医学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
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首次在大陆医学院校校内举办,这既是对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激励。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院士代表学校在本次会议上作题为“以‘德高医粹’为目标的医学人才培养”的报告,全面介绍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
本届研讨会除38家会员单位外,还有12家非会员单位参会。会议共收到医学教育的高水准学术论文70篇,43名医学教育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会议还邀请了医学领域内3名院士和6名欧美地区医学教育专家做专题演讲。
研讨会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青年报、健康报等近三十家主流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导,累计刊发转载稿件七十余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