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六月號 (第三期) 返回
  編者語 I 活動預告 I活動匯報 I 讀者來稿l 徵稿啟事


讀者來稿 :

醫學生科研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200032 - 汪 青, 魯 映 青

本著“培養具有寬厚的科學基礎,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富有創新思維,具有基礎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實踐能力的高級醫學人才”這一宗旨,參照國際醫學教育標準,復旦大學上海醫 學院 將學生的科學思維及科研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經過不斷改革與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素質培養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課程體系的優化及教學方法的改進
為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切實提高其科研實踐能力, 2001 年起我院對實驗課程進行了整合式教學改革(如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合併為功能學科綜合性教學實驗課程),並減少了常規和經典的驗證性實驗,增設了綜合性實驗及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這改變了學生按照講義“循規蹈矩、按圖索驥”的被動操作和學習狀態,激發了學生的研究潛力和學習欲望,誘導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全方位多層次地鍛煉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近年來學生完成自行設計實驗後撰寫的論文已編輯成冊。

此外,我院細胞與遺傳醫學系在細胞生物學教學中嘗試了“學生自導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輔導下,以 3-5 名學生為單位開展專題式學習,自行選擇專題,利用大量的文獻、圖書、資訊資料學習知識,以多媒體等生動的形式進行講述並回答聽眾提問。多位元教師對學習小組的專題內容、表現形式、表達能力等進行評分並計入考試成績。這種宣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文獻資料歸納整理能力等效果顯著。

2 .導師的個性化指導
為因材施教地給學生以最全面的個性化指導,醫學院建立了完備的導師制度,包括“學分制選課導師”(對選課等與學籍相關的學習問題予以指導)、“基礎科研導師”(指導學生查閱文獻、參與教學、科研實驗、小課題研究等)、“專業實習導師”(負責學生實習及畢業論文課題指導)三種。導師制的實施對於增進學生專業課的學習興趣、培養嚴謹求實的科研思維方法及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均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同學們也反映課餘時間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各項科研活動,和導師促膝談心,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導師們嚴謹、求實、敬業的工作作風和人格魅力將使他們收益終生。

3•  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
上海醫學院鼓勵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課外科技活動,並在導師指導、資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 導師制 ” 的設立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走進導師的研究領域,嚴謹濃厚的科研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醫學科研的興趣。 李政道 教授夫婦在我校捐資設立的“ 莙 政學者”研究計畫 、學校投入專項經費設立的 “ 學生學術科技創新行動支持計畫 ” 及 全國大學生 “ 挑戰杯 ” 等課外科技活動均吸引了大批學生。 中標 的 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利用課餘時間查閱收集資料、學習實驗方法,並最終完成課題、寫出論文。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縝密的科研思路、熟練的實驗技能,為將來進入科研領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中部分學生的綜述、論文已在國內醫學刊物上公開發表。此外, 醫學院兩年一度的 “ 科技節 ” 上舉辦的各種類型的 “ 病史大賽 ” 、 “ 體格檢查大賽 ” 、 “ 臨床技能大賽 ” 、 “ 醫學 綜述大賽 ” 、 “ 醫學知識競賽 ” 等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也在校園內營造出了科技學習、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

由於我院堅持把學生的科研素質培養和科研能力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探索和改革,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有不少學生在學期間就已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了 論文或綜述。 我們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顯示,無論是學生的導師還是所在單位的領導對這些學生的評價均較高,認為他們醫學基礎知識扎實,外語基礎較好,學習刻苦努力,工作積極踏實,適應能力較強,團隊合作意識較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