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十二月號(第五期) 返回
  編者語 I 活動預告 I活動匯報 I 讀者來稿l 徵稿啟事


讀者來稿 :

採取綜合措施,多獲教學成果 - 魯映青 曾勇 王國民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2004-2005 年,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了一系列的 教學成果,共獲得國家級高等教育成果 2 項,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 10 項,精品課程 12 門(其中國家級 2 門、市級 7 門),省部級優秀教材獎 16 本。上海醫學院能取得這樣豐碩的教學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和措施:

一、探索構建新的醫學教學管理機制
2000 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併, 2001 年,原基礎醫學院和兩個臨床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醫學院,這樣教學管理構架跨基礎與臨床;同時學院組建了 27 個系(其中臨床學科 17 個系橫跨多個醫院)、 4 個院級教學實驗室(中心),選拔了一批年富力強、德才兼備、勇於奉獻的骨幹教師擔任系、室主任。此外,對附屬醫院教師實行臨床授課教師崗位聘任制。各附屬醫院的相關教師經常在一起商討教學事宜,客觀上提供了切磋交流的機會,為課程建設、教學研究及成果的產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改善了教學成果培育的環境。

二、加強教師對教學研究與教學成果的認識
在綜合性大學,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學,有的教師認為“科研出成果,教學出事故”,附屬醫院有的醫生也認為“醫療科研出效益,教學只是為職稱”。針對這些錯誤的認識,學院多次在會議上強調“教學為國家培養人才,教學研究也出成果”的觀點,並將 國務院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 和《 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勵辦法 》的有關規定以及學校的教學成果獎勵辦法進行宣傳。 另外通過 系列醫學教育講座和 培訓,讓教師理解教育教學理論與規律,明白教學成果的屬性、分類和要求。 教學成果需要具有科學性、創新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徵。

三、設立教學研究項目,培育扶植教學成果
2002 年起,每年有重點進行教學研究項目招標,同時鼓勵教師自主申報教學研究項目。教師申報的積極性很高,申報教學研究項目的教師逐年增多, 2002 年有 8 項申報, 2005 年、 2006 年申報項目數均超過 20 個。申報的專案,初審和正式評審均本著盡力扶植提出建議、但寧缺勿濫的原則。 在有機會申報教學成果的時候,學院教學辦、醫學教育研究室與教師通力協作修改申報材料容易出現的問題,提高申報成功的機會。

四、注重教學成果的可持續發展
1. 作好教學成果的宣傳與推廣。 ( 1 )選擇合適機會召開教學成果表彰大會;將表彰的成果專案印製成光榮冊,分發到學院各位教師;( 2 )召開教學成果介紹會。( 3 )鼓勵教師重視教學研究和教學論文撰寫 , 為申報教學成果創造有競爭力的條件和經驗。
2. 重視已獲獎教學成果進一步發展。第一種從成果自身的存在不足出發,通過完善自身來爭取教學成果。 第二種模式是“滾雪球式”的生長模式,即通過發展相關專案,最後集中向更大的成果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