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四月號(第六期) 返回
  編者語 I 會員院校巡禮 I 活動預告 I 活動匯報 l 徵稿啟事

會員院校巡禮

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的前身為國立陽明醫學院,創始於 1975 年。創校宗旨即秉持校訓「仁心仁術、真知力行」之精神,培養深具愛心之優秀醫生下鄉服務,以解決偏遠地區醫療問題。第一屆醫學系公費生於 1982 年畢業,由政府分發至各公立衛生醫療機構服務,陽明畢業生自此深入台灣地區每一角落,為國內基層醫療尖兵,深受社會肯定,陽明醫學院也成功地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1994 年陽明醫學院奉核定改名為「國立陽明大學」成為國 內第一所以醫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其後陸續成立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護理學院、 牙醫學院 ,陽明之規模乃逐步擴增為當前以醫學生物為主的研究型大學。

網址: www.ym.edu.tw

 

殊榮與成就

陽明大學自創校以來便非常注重學術研究的發展, 32 年來在校園內已然建立起優良的學術風氣及傳統,較為顯著的成就包括:

  • 獲准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室,含「免疫疾病群體研究室」、「粒線體疾病研究室」、「衛生政策與經濟研究室」等。

  • 校園規劃榮獲「第一屆臺北市都市設計」優等獎。

  • 寄生蟲學科 范秉真 教授獲第六屆國家醫療奉獻獎。

  • 基因體科學及腦科學的尖端研究領域兩度榮獲教育部核定通過國家發展卓越計畫。

  • 本校組成的榮陽團隊成為首度公佈完成人類第四號染色體百萬鹼基定序及千萬鹼基定序之研究團隊。

  • 本校學生社團「陽明十字軍」榮獲第十三屆醫療團體奉獻獎。

  • 本校參與之國際定序團隊宣佈完成黑猩猩第 22 號染色體定序,並發表於 429 期國際自然 (Nature) 期刊。

 

各學院簡介

醫學院 ( http://www.ym.edu.tw/som )

醫學院目前設有醫學系及 13 個研究所。

醫學系共有 19 個臨床學科及 7 個基礎學科。

臨床學科含:內科學科、外科學科、婦產學科、小兒學科、眼科學科、皮膚學科、神經學科、精神學科、耳鼻喉學科、放射線學科、核子醫學科、復健醫學科、麻醉學科、急診醫學科、病理學科、泌尿學科、家庭醫學科、環境暨職業醫學科、骨科學科。基礎學科含:公共衛生學科、微生物學科、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科、藥理學科、生物化學科、生理學科、熱帶醫學科。

13個研究所則包括:臨床醫學研究所、傳統醫藥研究所、急重症醫學研究所、生理學研究所、藥理學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所、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與生命科學院合設) 、醫務管理研究所、衛生福利研究所、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及腦科學研究所。

醫學系的使命為培養仁心仁術、終身學習、視野廣闊、關懷社會及具有多元發展潛力的醫師。依各科所的教學及研究屬性可分為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及公共衛生學三大領域。 各基礎及臨床醫學領域研究所的設立,均 以 訓練培養該學門之高及研究人才及進行各種不同領域的研究為目標。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 ( http://www.ym.edu.tw/smt )

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包括: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含碩、博士班)、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含碩、博士班)、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含碩、博士班)、醫學工程研究所、生醫光電工程研究所。

教育理念在培養高層次專業之醫學生物技術人才、提高醫學影像及放射腫瘤專業之管理、培育最優秀跨領域高級醫學工程人才為主,同時加強在醫學電子系統、生物力學及生醫材料等方面之研究發展。

 

生命科學院 ( http://140.129.161.164 )

生命科學院包括 生命科學系 暨 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與醫學院合設)。

生命科學院的教育理念為提供相關領域的多元學習機會,以開創性及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培養具有完整生命科學知識與能力,及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通識教育中心 ( http://cge.ym.edu.tw/portal.php )

以全人教育為目標,提供廣博而均衡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宏觀的知識基礎和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護理學院 ( http://www.ym.edu.tw/son )

護理學院包括護理學系暨研究所、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

教育宗旨在培育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的優秀臨床專業護理人才,不僅具備專業知識和人性關懷特質,同時兼具解決問題和批判思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態度,以提供民眾以家庭為導向的綜合性、持續性照護。

 

牙醫學院 ( http://www.ym.edu.tw/sod )

牙醫學院包括牙醫學系 (含碩、博士班) 及口腔生物研究所。

牙醫學院主要為培 養牙 醫師之養成教育及各種不同牙醫學專科之師資及研究人員,並發展高度之臨床專業技術;同時培育牙醫科學基礎研究及教學人才,並深入探討牙齒及口腔構造之機能與生命現象,俾以現有之資源推廣口腔衛生教育,增進國人口腔健康,以達服務社會之最終目的。

 

研究中心 ( http://www.ym.edu.tw/res.htm )

研究中心包括 20 個研究中心: 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免疫學研究中心、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社區醫學研究中心、社區護理示範中心、醫學工程研發中心、   心臟血管疾病研究中心、惕吾肝病研究中心、書田泌尿科學研究中心、新藥研究中心、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運動醫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榮陽基因體研究中心、生物資訊研究中心、人工關節研發中心、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生醫光電科學研究中心、蛋白體研究中心、實證基礎健康照護發展中心、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