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院校巡礼
医学校院名称: 北京大学医学部
网址: http://www.bjmu.edu.cn
校徽或院徽:

医学部座落地点: 北京市
现任医学部主任: 韩启德
现任医学部主任照片:

医学院成立简史: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是创建于 1912 年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1952 年建院为北京医学院; 1954 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医学院校; 1984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 10 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1985 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2000 年与北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改称北京大学医学部。
过去十年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历程:
在对医学教育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综合大学合作(或合校)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教育,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长学制本科教育模式,实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文、理、医渗透和结合。从 1995 年起,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入学后在北京大学学习一年作为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
2000 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为医学长学制办学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2001 年开始试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育,实行 “ 八年一贯,本博融通 ” 的原则,强调 “ 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 ” 的培养模式,为了提高长学制学生的理科水准和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从 2002 年起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的学生在校本部完成 2 年的大学基础教育,将长学制的教学计划完全纳入大学的教学轨道,让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校园文化氛围,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准。
目前医学课程架构及特色课程简介: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为 8 年,第一阶段为 2 年的医学预科教育和早期接触临床,第二阶段为 1.5 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专题科研训练,第三阶段为 2.5 年的临床课程见习及实习,第四阶段为 2 年的二级学科培养。
从 2007 年开始,我们的培养方案将调整为第一阶段为 1 年的医学预科教育,第二阶段为 2 年的医学基础课程,第三阶段为 2 年的临床课程见习及实习,第四阶段为 3 年的二级学科培养。实行贯穿全程的职业人文素养、科研思维能力、健康促进和群体保健等教育。
结合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不断落实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培养理念,实现专业学科课程和自然、人文、行为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体现全学程的人文学科、行为学科教育。开展了早期接触临床、“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早期接触科研及一系列的临床教学改革。在学时安排上,将周学时压缩到 26 学时,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程结构上,实现必修和选修课课程体系组合,为学生选择性学习提供平台。通过开设循证医学、人际沟通和交流、伦理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课程,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参与专题科研训练以及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加强医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训练。通过社区实践,使学生树立健康促进和群体保健意识,学会初步运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未来医学教育改进的重点:
. 需要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传授式教学向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医学基础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基础与临床课程之间的结合,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裂痕。
因此,加强课程整合、确立教学核心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是我校今后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