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十月號(第七期) 返回
  編者語 I 會員院校巡禮 I 活動預告 I 活動匯報 l 徵稿啟事

會員院校巡禮

醫學校院名稱: 北京大學醫學部

網址: http://www.bjmu.edu.cn

校徽或院徽:

醫學部座落地點: 北京市

現任醫學部主任: 韓啟德

現任醫學部主任照片:

醫學院成立簡史: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是創建於 1912 年的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 1952 年建院為北京醫學院; 1954 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醫學院校; 1984 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 10 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1985 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2000 年與北京大學合併成為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改稱北京大學醫學部。

過去十年醫學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在對醫學教育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與綜合大學合作(或合校)加強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教育,實現綜合素質培養的長學制本科教育模式,實行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融為一體的綜合教育,在培養過程中實現文、理、醫滲透和結合。從 1995 年起,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學生入學後在北京大學學習一年作為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點。

2000 年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的合併,為醫學長學制辦學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條件。 2001 年開始試辦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教育,實行 “ 八年一貫,本博融通 ” 的原則,強調 “ 加強基礎、注重素質、整體優化、面向臨床 ” 的培養模式,為了提高長學制學生的理科水準和加強人文素養方面的培養,從 2002 年起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八年制的學生在校本部完成 2 年的大學基礎教育,將長學制的教學計畫完全納入大學的教學軌道,讓學生充分利用大學的學科優勢和校園文化氛圍,提高自身素質和水準。

目前醫學課程架構及特色課程簡介:

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制為 8 年,第一階段為 2 年的醫學預科教育和早期接觸臨床,第二階段為 1.5 年的醫學基礎課程和專題科研訓練,第三階段為 2.5 年的臨床課程見習及實習,第四階段為 2 年的二級學科培養。

從 2007 年開始,我們的培養方案將調整為第一階段為 1 年的醫學預科教育,第二階段為 2 年的醫學基礎課程,第三階段為 2 年的臨床課程見習及實習,第四階段為 3 年的二級學科培養。實行貫穿全程的職業人文素養、科研思維能力、健康促進和群體保健等教育。

結合醫學教育國際標準,不斷落實融知識、能力、素質於一體的綜合培養理念,實現專業學科課程和自然、人文、行為學科課程的有機融合,體現全學程的人文學科、行為學科教育。開展了早期接觸臨床、“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早期接觸科研及一系列的臨床教學改革。在學時安排上,將周學時壓縮到 26 學時,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在課程結構上,實現必修和選修課課程體系組合,為學生選擇性學習提供平臺。通過開設循證醫學、人際溝通和交流、倫理學、心理學和法學等課程,鼓勵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參與專題科研訓練以及教師科研課題研究等,開闊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加強醫學生職業人文素養、科研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訓練。通過社區實踐,使學生樹立健康促進和群體保健意識,學會初步運用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的理論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  需要不斷更新教師觀念,傳授式教學向討論式教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醫學基礎各學科之間的融合,基礎與臨床課程之間的結合,彌合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裂痕。

因此,加強課程整合、確立教學核心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將是我校今後醫學教育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