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十月號(第七期) 返回
  编者语 I 会员院校巡礼 I 活动预告 I 活动汇报 l 征稿启事

会员院校巡礼

医学校院名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网址: http://shmc.shmu.edu.cn

校徽或院徽:

医学院座落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 138 号

现任医学院院长:冯晓源

现任医学院院长照片:

医学院成立简史:

原上海医科大学为颜福庆等医学界人士创建于 1927 年, 2000 年与复旦大学合并后重新组建上海医学院。 80 年来,原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培养了数以万计德医双馨的医学人才,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过去十年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历程:

1997 年,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试行“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等六门课程整合为“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及“疾病机制”,自编系列教材被遴选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1 年,原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合并为功能学科综合实验课程,减少了常规验证性实验,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及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2004 年, 学院开始实施床旁教学,较大幅度精简了讲授学时,取消观摩式内外妇儿科示教与见习,代之以积极参与式的临床见习,使学生接触临床的实践机会明显提早和增多。 2003 年起,学院开始培训标准化病人用于学生 OSCE 考试, 到 2006 年共有 500 多名学生参加了该类考试。

目前医学课程架构及特色课程简介:

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或八年制),第 1 年(八年制为 2 年)在复旦大学本部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在医科校区安排 1 年半基础医学课程→ 1 年半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床边教学)→ 1 年临床实习轮转和预防医学实习→ 1 年二级学科轮转,最后 1 年是结合基础与临床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学院对学生实施全程导师制,强化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医学基础阶段,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功能学科综合实验教学,临床阶段实施床旁教学、 PBL 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

本院特色课程为强化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和科研素质培养。本院对医学生开展预防为主的思想教育,通过理论授课、预防医学社区实践和撰写实习论文,提高预防医学思维和技能。学院注重学生的科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基础阶段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指导进行创新性小课题研究等;在实验课程教学中, 增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部分学生的综述、论文已公开发表。

未来医学教育改进的重点:

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如 PBL ),加强学生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沟通能力训练。同时结合医学教育的国际合作的有利趋势,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校际交流,大力增强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