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院校巡礼
医学校院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网址: http://www.tjmu.edu.cn
校徽或院徽:

医学院座落地点: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现任医学院院长: 冯友梅
现任医学院院长照片:

医学院成立简史:
前身为德 国 医 师宝隆 博士于 1907 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927 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51 年由上海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 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 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 年与华中理工大学等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过去十年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历程:
自 1988 年作为中国首批试办七年制医学硕士教育的 15 所医学院校之一,探索了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获得了 1997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4 年率先在中国医学院校实施了学分制的改革与实践,该项改革成果已于 2001 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年提出 PBL 教学改革的构想, 2002 实施了 PBL 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在课程计划中设计了 53 个 PBL 教案, PBL 教学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2 年开始建立 OSCE 考试,设立了 14 站的 OSCE 考试,其中有 6 站使用了标准化病人,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2004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试办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的五所医学院校之一。
目前医学课程架构及特色课程简介:
目前实施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新课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年的医学预科教育,第二阶段为三年半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第三阶段为二年半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教育。第一阶段学习在大学完成;第二阶段实施了早期结触临床计划,开设医学导论课程,实施 PBL 教学,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导向教学,综合化实验教学,临床课程床边教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正在进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改革;第三阶段建立了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早期结触临床教学、临床模拟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和二级学科临床训练,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完 成医学 博士论文。最有特色的是 PBL 教学、早期结触临床教学、临床课程床边教学、全程科研训练计划,实施了导师制、淘汰制、学分制。
未来医学教育改进的重点:
下一阶段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为按照医学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实施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进一步完善 PBL 教学,建设以系统为基础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完善临床模拟教学,加强社区医学教育,完善 OSCE ,建立综合性阶段考核方式,以确保医学生的态度、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