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十月號(第七期) 返回
  編者語 I 會員院校巡禮 I 活動預告 I 活動匯報 l 徵稿啟事


1 . 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圓滿結束

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已於九月十四至十七日在國立陽明大學順利舉行。在國立陽明大學及中山醫學大學的籌劃下,今屆研討會辦得有聲有色。今屆主題為「 醫學教育課程設置與畢業後教育、在校教育與畢業後教育的銜接與區分 」。 適逢今年為研討會十周年,大會在開幕晚宴上安排了卡拉 OK ,各與會嘉賓盡展歌喉,在場人士無不拍案叫絕,為這次會議掀起一幕幕高潮。 歡迎各院校代表登入 http://www.mea.org.hk/MEA2/events/mea10_sc.htm ,重溫研討會及晚宴等之精彩片段。

2 . 武漢大學醫學部與法國亨利 · 龐卡萊大學醫學院
合作十周年慶典日程安排
Programme de Ceremonies des 10 ans de la collaboration
Franco-chinoise du Pole Medical de l'Universite de Wuhan avec l'Universite Henri Poincare, la Faculte et le CHU de Nancy 主辦單位 : 武漢大學 Universite de Wuhan
法國亨利 · 龐卡萊大學 Universite Henri Poincare
承辦單位 : 武漢大學醫學部 Pole Medical de l'Universite de Wuhan
法國亨利 · 龐卡萊大學醫學院 la Faculte de medecine de l'UHP 會議時間 : 2007 年 10 月 12 日 至 13 日
Heure : du 12 au 13 octobre 2007 2007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五
Le 12 octobre 2007 Vendredi 會議地點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門診樓十三樓會議室
Lieu : Salle de reunion au 13 eme etage a la consultation externe de l'Hopital Zhongnan 09:00-11:28 開幕式 Ceremonie d'ouvert
主持人 : 楊炯副部長 ( 翻譯 : 趙剡 )
Orateur : Vice Doyen YANG Jiong du Pole Medical ( traducteur : Pr. ZHAO Yan)
第一部分:中法十年項目合作彙報
1 ere partie: Rapports de synthese concernant les 10 ans de collaboration
09:00-9:10 楊炯副部長介紹來賓
Introduction les chers invites par Pr. YANG Jiong
09:10-9:40 STOLTZ 教授報告 : 十年合作成果 及前景展望( 翻譯 :劉萍) Presentation par Professeur Jean-Francois STOLTZ : Historique de la collaboration et perspectives ( traductrice : Mme LIU Ping)
09:40-10:00 周 雲峰 部長報告:十年合作成果(翻譯:趙剡)
Presentation par Doyen ZHOU Yunfeng: 10 ans de collaboration avec Nancy ( traducteur : Pr. ZHAO Yan)
10:00-10:20 南錫大學醫學院 HUBERT 教授代表老師彙報情況(翻譯:趙剡)
Presentation de la filiere medicale francophone par le Professeur Jacque-Hubert ( traducteur : Pr. ZHAO Yan)
10:20-10:30 七年制中法醫學班學生代表劉義華匯同學報情況
Presentation de la filiere medicale francophone par LIU Yihua
10:30 - 10:40 茶歇 Cafe
10:30 - 12:00 : 第二部分 : 領導致詞
2 eme partie : discours officiels
10:40-10:48 武漢大學劉經南校長講話 ( 翻譯 : 何小英 )
Pr. Liu Jingnan, President de l'Universite de Wuhan ( traductrice : Mlle HE Xiaoying)
10:48-10:56 南錫大學 Jean Pierre FINANCE 校長講話 ( 翻譯 : 劉萍 )
Pr. Jean-Pierre FINANCE, President de l'Universite Henri Poincare de Nancy ( traductrice : Mme LIU Ping)
10:56-11:04 南錫大學醫學院 Patrick NETTER 院長講話(翻譯:趙剡)
Doyen NETTER Patrick de la Faculte de Medecine de l'UHP de Nancy ( traducteur : Pr. ZHAO Yan)
11:04-11:12 南錫大學中心醫院 Pericard BENOIT 院長講話 ( 翻譯 : 周利華 )
Monsieur Pericard BENOIT, Directeur General du CHU de Nancy ( traductrice : Mlle ZHOU Lihua)
11:12-11:20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孫瑞娟主任講話
Madame SUN Ruijuan, directrice de la Fondation Nationale de Science Naturelle en Chine
11:20-11:28 法國駐武漢總領館領事講話(自帶翻譯)
Monsieur Freymuth, Consulat General de France a Wuhan
12:00 :武漢大學醫學部宴請(弘毅酒店中餐廳)
Dejeuner au Restaurant Hongyi
14:00-16:00 學術報告
Perspectives Scientifiques
主持人 : 周雲峰部長、 Pericard BENOIT 院長
Orateurs : Doyen ZHOU Yunfeng, Directeur Pericard BENOIT
第一部分 : 南錫大學醫學院教授發言
1 eme partie: discours du cote francais
14:00-14:20 南錫-武漢合作的發展-無邊界實驗室
發言人: Patrick NETTER 院長
翻譯:劉義華
Doyen NETTER Patrick: Developpement de la collaboration Nancy -Wuhan : Projet d'un laboratoire de recherche sans mur ( traducteur : LIU Yihua)
14:20-14:40 生物工程-生物治療:總結及觀察
發言人: Jean-Francois STOLTZ 教授
翻譯:王雄
Professeur Jean-Francois STOLTZ : Bioingenierie-Biotherapie: bilan et perspectives ( traducteur : Pr. WANG Xiong)
14:40-15:00 南錫 - 武漢大學聯合文憑
發言人 : Gilbert FAURE 教授
翻譯 : 劉義華
Professeur Gilbert FAURE: projet diplome universitaire Nancy-Wuhan. ( traducteur : LIU Yihua)
15:00-15:20 茶歇 Cafe
第二部分 : 武漢大學醫學部教授發言
2 eme partie: discours du cote chinois
15:20-15:40 中法合作 10 周年-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回顧與展望
發言人: 歐陽靜萍 教授
翻譯:王雄
Professeur OUYANG Jingping: Historique de la collaboration sur les entrainements de doctorant commun et perspectives. ( traducteur: Pr. WANG Xiong)
15:40-16:00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從前期到後期的探索
發言人: 趙剡 教授
Professeur ZHAO Yan: Exploration ……
16:00-17:00 參觀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和 A3 實驗室
Visite du service aux urgences de l'Hopital Zhongnan de l'UW et au Centre de Recherche Animale(ABLS-3)
18:00 赴漢口江灘
Depart pour le Parc de Rivage de Yangtze
19:00 武漢大學校領導會見南錫大學代表團及宴請 ( 乘船遊覽 )
Banquet par l'Universite de Wuhan et visite sur bateau 2007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六
Le 13 octobre 2007 Samdi 會議地點:醫學部行政樓西二會議室
Lieu : Salle de reunion au 2 eme etage dans le batiment administratif du Pole Medical

  9:00-11:10 圓桌會議:商討下一步發展方向及主題
Table ronde: Evalution et perspectives de la collaboration
1. 大學文憑 - 交換學生
Diplome universite - Echanges d'etudiants (Wuhan - Nancy et Nancy - Wuhan)
2. 南錫 - 武漢聯合實驗室
Comment developper un projet de recherche Nancy-Wuhan ? Moyens ? Le college doctoral Franco-chinois.
11  : 30-12  : 10 閉幕式 Conclusion
閉幕式地點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門診樓十三樓會議室
Lieu : Salle de reunion au 13 eme etage a la consultation externe de l'Hopital Zhongnan
主持人:周雲峰部長(翻譯:趙剡)
Orateur : Doyen ZHOU Yunfeng ( traducteur : Pr. ZHAO Yan)
11:30-11:38 武漢大學校領導講話
Dscours officiel du directeur de l'Universite de Wuhan
11:38-11:46 南錫大學醫學院 Patrick NETTER 院長講話
Doyen NETTER Patrick de la Faculte de Medecine de Nancy
11:46-11:54 法國大使館大使講話
M. Herve LADSOUS, Ambassadeur de France a Pekin
11:54-12:02 湖北省領導講話及為 Jean-Francois STOLTZ 教授頒獎
Discours officiel du Province de Hubei et la decoration decerne par un representant officiel
12:00 午餐 ( 湘鄂情 — 待定 )
Banquet par Consulat de France a Wuhan

3 . 武漢大學

架起中法醫學交流的橋樑
----- 法國南錫一大斯托爾茲教授事蹟材料

弗蘭西斯·斯托爾茲( Jean Francois STOLTZ )教授是法國洛林大區南錫第一大學博士生院院長、醫學院血液流變學實驗室主任,同時擔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血管生物學和血液流變學實驗室”主任、國際生物流變學協會主席、歐洲微循環及血液流變學聯盟主席等職務。自 1997 年以來,斯托爾茲教授長期致力於湖北省與法國洛林地區醫學交流與合作,積極促進南錫一大和武漢大學之間的醫學交流與合作,創辦了七年制“中法醫學班”,招收了約 150 名學生,派遣了法 方 教授來漢授課 29 人次;共接收 27 名教師及臨床醫生赴南錫短期進修;聯合培養了 3 名博士後、 8 名博士、 1 名碩士;派遣了法方學生來漢學習 17 人次;接待武漢代表團赴南錫訪問考察 7 次;開展了三項國家級科研合作專案並組織召開了三次中法學術大會。

十年來,斯托爾茲教授 50 次往返中國與法國,克服重重困難、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地努力,架起了一座中法醫學交流的橋樑,為湖北省與洛林地區醫學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6 年 10 月, 斯托爾茲教授陪同法國總統希拉克隨法國政府代表團訪問武漢。 希拉克總統在訪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講話中,高度讚揚了斯托爾茲教授對中法醫學交流的特殊貢獻。

其主要事蹟如下:

一、傾注熱忱,積極創辦“ 中法醫學班 ”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籌備,在斯托爾茲教授及武漢大學醫學部和南錫大學醫學院領導的共同努力下,武漢大學—南錫一大聯合開辦的 7 年制“中法語醫學班”於 2001 年 9 月份正式開始招生,每屆 30 人,學制 7 年,學位為醫學碩士。目前中法班共招收學生約 150 人,其中 24 名學生已赴法國學習。
七年來,斯托爾茲教授傾注了滿腔熱情,克服困難,採取多種辦法、通過各種途徑,為中法班專案的順利開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四處奔走,尋求法國政府及各屆支持
武漢並不為許多法國人所知,而南錫只是法國一個中小城市,在項目之初,並沒有得到法方官方的重視和支援。斯托爾茲教授在籌措資金時困難重重,但是他毫不氣餒、四處奔走, 30 餘次到法國教育部、科技部、法國駐華大使館、法國駐漢領事館及洛林大區議會等部門尋求經費及政策支持,共籌措資金 252.5 萬元。

二是認真組織教學, 派遣法 國 教授來漢授課
斯托爾茲教授十分注重中法班教學工作。為保證教學品質,他多次與中法磋商,認真制定教學計畫。根據教學安排,中法班學生第一學年學習人文學科和英語,在考過英語六級的學生中挑選學生進入中法班,並於第二學年開始學習法語;自第三學年開始,法方派專業教師來漢授課(每學期開設 2 門專業課,共計 10 門);第四、五學年,“法語醫學班”學生赴法學習一學期至一學年,成績優秀者可繼續在法進行專科醫師培訓或攻讀博士學位。
雖然南錫大學醫學院教師的教學任務十分繁重,但在 STOLTZ 的積極宣傳與動員下,共有 29 名教授或科室主任來漢參與專業課程的授課,每位老師在漢停留時間為兩周,授課學時為 25 - 30 學時每週。主要課程為: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生學及 藥理學等基礎課程,以及 泌尿外科學、腎病學、腹部外科學、傳染病學和影像學等臨床課程。這些專家不僅參加中法班授課,而且與相關學科的中方教師建立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關係,促進了雙方的合作更加深入。
為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斯托爾茲教授每次來漢都會與“法語醫學班”學生和中 方授課 老師進行座談,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他們對課程設置、法方教師授課情況的反映,根據情況及時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

三是精心挑選學生,安排學生赴法國實習
為保證赴法學生品質,使學生能夠跟上法國學習要求和進度,斯托爾茲教授每次都親自來漢主持面試,和醫學部領導共同商定、精心挑選赴法學習學生。 與此同時,他親自安排學生在南錫的教學計畫,每位學生都指定一名法 方指導 老師負責。對於學生的生活安排也無微不至,犧牲了大量業餘時間。
截至 2007 年 1 月,中法班目前共派出兩屆學生 24 名赴法國南錫大學醫學院學習。學生在法實習期間的表現良好,得到了法 方帶教 教授的讚揚。南錫大學醫學院對於中法班學生的品質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2007 年 9 月,又將有 17 名中法班學生赴南錫學習。
“中法醫學班”的創辦進一步推動了中法醫學教育的合作與交流,促進我國醫學教育體制與模式的改革,同時也為中法醫學教育交流的持續發展培養了人才。 2006 年 10 月,希拉克總統訪問中南醫院時,在演講中肯定了中法醫學班的成績,對斯托爾茲教授為該項目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的讚揚。

二、廣辟管道,努力培養師資隊伍
斯托爾茲教授自 1997 年首次訪問武漢大學醫學院(當時稱湖北醫科大學)以來,就將師資隊伍的培養確定為雙方交流的重要工作。十年來,斯托爾茲教授通過法國教育部、外交部、洛林地區議會以及南錫一大等各種管道籌措經費,提供 27 人次基礎、臨床教師赴法進行為期 3 - 6 個月的進修學習,聯合培養中 方教師 博士後 3 名、博士生 8 名。這些師資都參與了中法班的教學工作,為中法班的長期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中法交流的中堅力量。

三、攜手並肩,聯合開展合作科研
斯托爾茲教授是法國乃至歐洲“血液流變學”知名專家,他利用其在專業領域的影響,與武漢大學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 歐陽靜萍 教授聯合承擔三項國家級科研合作專案,並聯合發表論文 7 篇。具體合作課題如下:

1. 中法科學前沿研究計畫( PRA , B-0009 )“ VASP 在剪切應激致細胞骨架 actin 重排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 ( 2000 — 2002 年)。
2. 法國駐中國大使館資助專案:“力學刺激對細胞和組織的生物行為特性的影響”( 2001 — 2005 年)。
3. 法國科研中心( CNRS )資助的國際科學合作計畫( PICS ):“細胞組織工程和力學:人工血管和韌帶的研究”( 2002 — 2005 年)。

四、積極組織,召開中法學術會議
雙邊學術會議是開展學術交流的較好途徑, 斯托爾茲教授 根據武漢大學醫學部及南錫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的特色及重點學科, 積極努力籌措資金,精心組織舉辦三個中法學術會議。會議增進了中法學術交流,加強了湖北省與洛林大區、武漢大學與南錫大學的密切關係。

1. 中法心血管病學術研討會暨首屆長江心血管病學術會議”
大會於 2002 年 2 月 26-28 日在武漢召開 , 討論了心血管領域基礎與臨床研究最前沿的進展 , 展望了 21 世紀本學科的發展方向 , 交流內容涵蓋心血管病學從基礎到臨床,從無創到有創等多方位、多領域,反映當前心血管病學界最前沿的理論暨臨床實踐研究進展。此次會議共有 9 名南錫大學醫學院教授、 270 名中方代表參加了研討會 .

2. “中法機器人腹腔鏡研討會”
大會於 2004 年 5 月 7 ~ 9 日在武漢召開,圍繞機器人腹腔鏡在外科中的應用及其工作原理為主題進行研討;既有機器人腹腔鏡工作原理的詳細描述,又有其臨床應用優缺點的實例講解。其中南錫專家就“ 達芬奇機器人在泌尿外科與普外科中的應用”的專題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興趣。 南錫大學 8 位醫學專家和國內 180 餘位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婦產科專家出席了大會。

3. “細胞與組織工程治療學:從基礎到臨床醫學研討會”
大會於 2005 年 6 月 6 ~ 8 日在武漢召開。作為擔任“中法年”籌備委員會醫學組負責人,斯托爾茲教授將此次大會納入 2003-2005 中法文化年醫學系列活動之一。大會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和法國科技部主辦,武漢大學醫學院和法國南錫亨利龐卡萊大學醫學院承辦。來自中國、法國、美國及新加坡等 104 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代表圍繞細胞與組織工程治療學領域的研究現狀為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歷盡十年的風風雨雨,武漢大學醫學部和南錫第一大學醫學院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作為一名中國人民友好的使者、我們的良師益友,斯托爾茲教授在武漢-南錫,湖北-洛林及中國與法國醫學教育的合作與交流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他對中法醫學交流的卓越貢獻引來了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對他的高度讚揚和肯定。他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嚴謹樸實的治學風格、百折不撓的工作態度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崇高友誼感動著珞珈山下廣大教師,激勵著東湖之畔的莘莘學子。

武漢大學醫學部
2007 年 5 月 13 日

--------------------------------------------------------------------------
4 . 武漢大學教室 246 台空調為學生學習送清涼

本報訊(通訊員蔣明 王懷民)“今天,教室有空調了!”“學校又做了一件好事!”“馬上畢業了,師弟師妹們,好好學習吧”。……武漢大學教室安裝空調後,學生通過短信、 BBS 等各種方式紛紛傳遞這一喜訊。 6 月 9 日 ,從學校有關部門獲悉 , 該校斥資 150 余萬元在文理學部、資訊學部、醫學部主要教學樓和學生自習密集的教室裏安裝了空調 246 台,為廣大學子學習送上陣陣清涼。
5 月 31 日 下午,學校在人文館北廳舉行專題座談會,就 5 月 26 日 學校召開的第三十一次學生代表大會、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上學生代表所提出的各項提案進行專題答復。其間,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顧海良向學生代表透露了一個消息 ,學校 一定會在 6 月 10 日 前先期安裝 100 台空調,今年夏天完成 200 台空調安裝計畫。 所以,就有了前面學生相互轉告的喜訊。
武漢大學在教室安裝空調共分兩次,第一次是在 2003 年,學校斥資 80 余萬元在少數教學樓的 55 間教室安裝了空調 128 台。這次學校後勤保障部、財務部、教務部、招投標中心等許多部門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特事特辦,斥資 70 余萬元在極短的時間裏,在文理學部、資訊學部、醫學部的 30 間教室安裝了空調 118 台,兩次共安裝空調 246 台。
據武漢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的夏天不僅炎熱的時間長,而且空氣濕度大,特別悶熱, 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 為了讓廣大學生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有一種“家”的感覺,學校 2003 年在安裝了一些空調,改善了一些學生的學習環境。但在 少數教學樓 安裝空調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學校計畫今年夏天分期分批在 文理學部、資訊學部、醫學部等六個學部 安裝空調 200 台,以更好地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這也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育人思想。

 

--------------------------------------------------------------------------
5 . 真誠合作 友誼長存
-- 武漢大學醫學部與法國南錫大學醫學院十年合作回顧   引 言
武漢大學醫學部創建於 1943 年,是中國較為優秀的醫學院之一;法國南錫大學醫學院有近 500 年的歷史,是法國的優秀醫學院之一。兩所醫學院於 1997 年開始了交流與合作,至今已有 10 年。 10 年來,雙方本著促進醫學教育、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發展的意願,在雙方所在省政府(湖北省和洛林大區)和雙方大學的支持下,經過不懈努力,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創建了“七年制中法醫學班”,為醫學教育的品質改善、培養有國際視野、多元文化背景的醫生做出了貢獻。開展了博士生聯合培養專案,並派出 20 餘名基礎、臨床教師赴南錫大學醫學院進修學習,為醫學部教師隊伍的品質提高做出了貢獻。再生物工程領域開展了故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已在國際科學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17 篇。雙方共同舉辦了 3 次國際醫學學術會議,促進了醫學前沿科學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同時,南錫大學醫學院也不斷將其醫學生和生物工程系學生派往我部學習。由於兩所醫學院交流合作成果,促進並擴大了醫學部所屬單位的與法國的交流;中南醫院與法國醫學健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作建立了“中法肝膽研究院”。雙方交流與合作的成功,引起了中法政府的高度關注, 2006 年 10 月,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國務院委員陳自立的陪同下訪問了中南醫院。十年過去了,武漢大學醫學部與南錫大學醫學院交流與合作的成果凝聚了雙方許多人的心血、真誠和友誼,是國際交流和合作成功的典範。目前,雙方的合作仍在繼續發展,如即將創辦的中法醫學生物工程班和無圍牆研究院等。雙方相信真誠合作創造著美好的前景。 •  醫學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

  • 創辦“中法醫學班”
    中國的醫學教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沿襲原蘇聯的學制和教學模式直到現在。而美歐的醫學教育改革持續了近 40 年之久。改革的目標非常明顯,主要有如下三點:( 1 )如何使醫學生在掌握醫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獲得洞察力和創造力;( 2 )拓寬和加深醫學生其他門類的知識,使之能運用其他門類知識促進醫學發展;( 3 )促進學生獲得多文化背景和國際視野。基於這三點,醫學部自 2001 年開始了醫學教育改革的試點工作,而法國南錫大學醫學院是醫學教育改革較為成功的醫學院之一,因此,經雙方努力於 2001 年創辦了“七年制中法醫學班”,每年招收 25 ~ 30 名學生。學生自進校第二年開始學習法語,每個年級法方將負責 12 門主幹課程的教學。在學習後期,大部分學生在南錫大學醫學院學習一個學期( 4 個月),首屆中法醫學班將於 2008 年畢業。該專案自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學生的角度看,中法醫學班的學生對醫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整體上優於同級同學制的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加,英文和法文能力占明顯優勢,人生觀、價值觀及對醫學專業的熱愛程度均有明顯改善。對合作的中方教師而言,開始注意到醫學教育的整體感,即不僅注意到本學科課程的系統性,也要注意到醫學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有機聯繫,為全面進行醫學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

南錫大學醫學院也送醫學生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來武漢大學醫學部學習,醫學部根據其學習計畫,精心安排,均可使學生圓滿完成學習計畫。

“中法醫學班”項目得到了法國洛林大區、南錫大學、武漢大學、法國駐華使館、駐漢領事館的關心和資金上的支持。

2003 年起,南錫大學醫學院教授開始參與中國學生的授課, 5 年來,共有 18 位法方教授 33 次來漢為中法醫學班學生授課,教授都是用自己休假的時間無任何酬勞的來漢授課。來漢參與授課的法方教授名單如下:


授課專家姓名 教授課程 時間
Mme. Irmie Bouillon 法語強化課 2003 年 10 月
2004 年 10 月
2005 年 10 月
2006 年 10 月
Mme. Tao Jiang Mme. Tao Jiang 2003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
2006 年 4 月
Prof. Gueant 分子生物學 2004 年 3 月
2005 年 4 月
Prof. Le Faou 微生物學 2004 年 4 月
Prof. Faure 免疫學 2004 年 10 月
2005 年 10 月
2006 年 11 月
Prof. Gillet 病理學 2004 年 10 月
Prof. Marchal 病生學 2004 年 11 月
Prof. Fortier 微生物學 2005 年 6 月
Prof. Magdalou 藥理學 2005 年 10 月
2006 年 11 月
Prof. Hubert 泌尿外科學 2006 年 3 月
2007 年 4 月
Prof. Kessler 腎病學 2006 年 4 月
2007 年 4 月
rof. Bresler 腹部外科學 2006 年 4 月
2007 年 4 月
Prof. Namour 生物化學 2006 年 4 月
Prof. Christian Rabaud 傳染病學 2006 年 5 月
Dr. Lecompte 傳染病學 2006 年 5 月
2007 年 4 月
Prof. May 傳染病學 2007 年 4 月
Prof. Lozniewshi 微生物學 2006 年 5 月
Prof. Regent 影像學 2006 年 5 月

根據醫學部與南錫大學醫學院七年制中法醫學班合作協議,學生在五年級將由中法雙方共同選拔出優秀學生到法國進行為期 4 個月的實習,自 2005 年第一批中法班學生赴法實習,截至目前為止,共有 24 名同學已經到南錫大學醫學院實習。 2007 年 9 月 -2008 年 1 月, 16 名來自七年制中法醫學班的學生將到法國進行為期 4 個月的實習。

實習時間 學生姓名 實習科室
2005 年 9 月至 2006 年 1 月 董嗣煒
急診科
楊 琨 泌外科
黃 洋 腎病科
徐 敏 消化內科
任 真 內分泌科
李 震 普外科
朱鐵源 兒科
李 錚 呼吸內科
毛豔紅 傳染病科
2006 年 9 月至 2007 年 1 月 汪英穎 放射科 / 免疫學實驗室
劉義華 急診外科 / 影像應用實驗室
楊子萱 神經科 / 細胞治療法實驗室
龔 靜 兒科 3/ 遺傳學實驗室
劉曉梅 呼吸復蘇科 / 呼吸學實驗室
楊 璞 兒科 1/ 免疫學實驗室
袁玲俐 傳染病科 / 寄生蟲實驗室
趙 靈 心臟病科 / 細胞治療法實驗室
賀純純 眼科 / 生理學實驗室
王伶俐 內分泌科 / 血液生物學實驗室
吳翔磊 普外 / 生化 /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吳 雲 急診科 / 遺傳學實驗室
李心怡 肝腸外科 / 生化 /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張 超 泌尿外科 / 影像應用實驗室
曹 倩 內科重症監護室 / 血液生物學實驗室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1 月 陳 敏
楊 杪
毛豔紅
徐 敏
羅 雲
李 錚
楊 琨
李 震
齊勇建
周 怡
張亞傑
張 競
陳淑慧
丁 美
蔡惠麗
楊 冰
 

醫學部除了派學生到南錫大學醫學院實習以外,我部也會接收南錫大學醫學院的學生來漢實習。自 2001 年起,共有 15 名南錫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和醫療系學生到漢實習(名單請見表 3 )。

表 3. 已來武漢大學醫學部學習的法國南錫學生名單

學生姓名 來漢實習時間
Mr. Kristelle Watteau (2001 年 2 月 12 日 - 6 月 15 日)
Mr. Ghossein Fadel (2001 年 2 月 12 日 - 6 月 15 日 )
Mr. Abdelkrim Sayour (2002 年 2 月 11 日 - 6 月 20 日 )
Mr. Abdel Majid Idouaddi (2002 年 2 月 11 日 - 6 月 20 日)
Mr. Karine Barnaba (2002 年 2 月 11 日 - 6 月 20 日)
Mr. LEDOUX Cedric (2004 年 2 月 18 日 - 6 月 20 日)
Mr. Thibut OSTERMANN (2004 年 2 月 18 日 - 6 月 20 日 )
Mr. Galand Antoninie (2004 年 2 月 18 日 - 6 月 20 日)
Mr. Kaotaon Pheakdey SIENG (2005 年 2 月 21 日 - 6 月 28 日)
Mr. Nathanael CIOLI (2005 年 2 月 21 日 - 6 月 28 日)
Mr. Mathieu Albert Gaston LOUPPE (2006 年 3 月 25 日 - 7 月 15 日)
Mr. Francois Dominique Emmanuel BOURLON (2006 年 3 月 25 日 - 7 月 15 日)
Mr. Emmanuel Rene Andre GENET (2007 年 7 月 4 日 - 8 月 30 日)
Ms. Julie Anne MATHIEU (2007 年 7 月 4 日 - 8 月 30 日)
Ms. Marie LECOMPTE (2007 年 7 月 4 日 - 8 月 30 日 )
•  聯合培 養 博士生
醫學部認識到提 高 博士生的培養品質是醫學教育品質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提高教師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與國際優秀醫學院共同培 養 博士生就成為武漢大學醫學部的重要工作之一。自 1997 年起,與南錫大學開始了博士生聯合培養,實踐證明,這批聯合培 養的 博士已成為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青年骨幹。
--------------------------------------------------------------------------

6 . 校企聯合培養 鋪就畢業生就業坦途
武漢大學每年此項受益學生達 200 餘人

本報訊(通訊員蔣明 楊開軍) 5 月 18 日 ,武漢大學與瀋陽東軟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武大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協議。按照協議,東軟公司每年從武漢大學三年級在校生中挑選 25 — 30 名學生,作為東軟未來的員工進行“定制式培養”。

東軟公司創立於 1991 年,現有員工 1 萬餘人,以軟體與服務、醫療系統、IT教育與培訓為主要業務領域,在瀋陽、大連、南海、成都建有軟體園,在美國、日本設有分公司。作為我國 IT 行業的領跑者,她的頭上有許多耀眼的光環:中國第一個電腦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第一個大學軟體園、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專業化軟體公司等等,這次提早進軍武漢,就是瞄準了武漢大學人文底蘊深厚、 IT 相關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畢業生生源豐富而且品質上乘這一優勢。

武漢大學招生就業工作處處長 錢建國 博士介紹,校企聯合培養就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從大學相關專業大三學生中預招聘一定數量的學生,作為企業的儲備人才,預招聘學員在校學生的身份未變,同時也是企業未來的員工。企業根據自己的培養要求,與學校協商制訂培養期間的教學和培養計畫,適量調整和增加培訓課程和實習內容;選派優秀和合適的教師、企業專家參與教學活動;企業對教學和學員生活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學員在完成學業的基礎上,還要完成培養企業規定的相應的學習、生產和實習任務。企業在與學校簽訂聯合培養協定的同時,還與每一個學員簽訂就業意向書。武漢大學多年前就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努力探索和嘗試,目前已分別與中國廣東核電股份有限公司、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大型企業簽訂了校企聯合培養協議,每年由此獲益的學生 200 余人。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 顧海良 教授用三個“有利於”闡釋了校企聯合培養的重要意義。他認為,第一,有利於學生。校企聯合培養過程中,校企雙方按需求為學生添加了很多培訓課程和實習內容,這將有利於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擴大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研發能力,提升學生在職場上的起點和競爭力。第二,有利於企業。校企聯合培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品質的後備人才,並縮短了企業新員工適應期,實現企業內訓的外包化,節省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第三,有利於學校。校企聯合培養打破了以往學校閉門辦學的傳統模式,將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與高校教學、人才培養直接掛?,使學校可以有的放矢地調整普通本科招生專業設置、招生規模,進一步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培養方案,這對深化高等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以及轉變高校的辦學理念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