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十月號(第七期) 返回
  編者語 I 會員院校巡禮 I 活動預告 I 活動匯報 l 徵稿啟事

會員院校巡禮

醫學院校名稱: 北京協和醫學院

網址: http://www.pumc.edu.cn

校徽或院徽:

醫學院座落地點: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三條 9 號

現任醫學院院長: 劉德培

現任醫學院院長照片:

•  醫學院成立簡史:

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 1917 年創辦。 1956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一個單位,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 1985 年至 2007 年曾更改校名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7 年 5 月始恢復原名。

 

•  過去十年醫學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  建國後北京協和醫學院由北京大學承擔醫預科教育。為更好的發揮綜合性大學在醫預科教育中的作用,尋求更多的科研資源,我校與清華大學於 2003 年開始合作,改由後者承擔醫預科教育。

•  採用以能力測試為導向的考試方式,與國際醫學教育研究所合作,在畢業考試中引入標準化病人、 OSCE 等方式,以準確評估我校教育的效果。

•  根據醫學教育的需要,對預科教育課程進行調整。以部分專業(組織胚胎學 / 病理、微生物 / 傳染病學、藥理學 / 臨床藥理學等)作為試點,進行基礎、臨床課的整合。

•  對部分考生實施高考成績加專家委員會面試的招生方式,以選擇最適合的醫學生。

•  每年選拔部分學生(約占 20% )赴哈佛大學、 UCSF 及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為期 3 個月的交換專案,以促進校際交流與合作。

 

•  目前醫學課程架構及特色課程簡介

•  目前的醫學課程架構:

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醫預、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三段式的課程體系,即醫學預科( 2.5 年,在清華大學完成),基礎醫學( 1.5 年,在我校基礎醫學院即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完成),臨床醫學( 4 年,在我校臨床醫學院即北京協和醫院完成, 4 年中包括 8 個月的科研訓練)。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護理學本科教育為四年制,全部在我校護理學院和北京協和醫院完成。

•  特色課程:

•  早期接觸臨床:完成預科課程的學生,在進入醫學教育前進入社區醫療系統,瞭解醫療、健康教育的服務需求和工作模式。

•  科研訓練課:在導師制的基礎上,由我校的優秀博士生導師和一流的實驗室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科研方法訓練。

•  醫學免疫學:實施論壇式的師生互動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  病理生理學: PBL 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  醫學遺傳學:以病例為基礎( case-based )的教學方式,促進基礎 / 臨床相結合。

•  醫學微生物學:以框架為基礎( framework-based )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和職業導向的自我發展能力。

•  醫學英語:以講座和討論的方式進行,由一流專家就不同領域的專題進行互動式教學,以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和英語交流能力。

 

•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  如何更好地將預科教育與醫本科教育結合,並建立相應的學校 / 學生雙向選擇的機制。

•  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醫學課程進行學科縱向整合,解決基礎、臨床脫節的問題。

•  強化公共衛生學科的建設與課程設置,彌合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裂痕。

•  改革教學思路,由目前的“以專業為導向,以教師為中心”的策略逐步改為“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