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院校巡禮
醫學院校名稱: 重慶醫科大學
網 址: http://www.cqmu.edu.cn
校 徽:

院校坐落地點:重慶市渝中區醫學院路 1 號
現任校長:雷 寒

學校成立簡史
重慶醫科大學原名重慶醫學院,成立於 1956 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學校立足重慶,面向全國,為國家的醫學教育、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歷經五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具有 “ 學士 - 碩士 - 博士 - 博士後 ” 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地方重點大學。
過去十年醫學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我校以舉辦七年制醫學教育為契機,於 1997 年開始新一輪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精減醫學基礎課陳舊、重複內容,開出神經生物等學科滲透、交叉、重組新課,單獨開設機能實驗課;加強基礎與臨床的雙向滲透,早期開出“臨床醫學導論”,採取理論教學與床邊教學結合的單科獨進、雙科並進的臨床教學模式,後期開出基礎提高課;外語、電腦教學不斷線,開設文獻檢索課和反映學科發展前沿選修課、講座,加強學生能力培養。 2001 年開始,全面修訂培養計畫,優化五年制醫學專業課程結構,壓縮必修課時數、增加選修課,把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納入培養計畫,加強實踐教學。 2004 年開始, 開展臨床教學基地優化建設,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並不斷完善培養計畫。
目前醫學課程架構及特色課程簡介:
我校培養目標定位在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性和適應性。醫學類專業以學科教學體系 構 建課程平臺,體現“加強基礎教學,突出主要課程,注重能力培養,促進個性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相同或相近專業課程設置基礎課前期趨同、專業課後期分化。課程按其性質分為必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三類。必修課程 按學科群構建課程模組,分 為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社科類、公共基礎類、醫學基礎類、預防醫學與科研方法類、早期接觸臨床與臨床基本技能類、臨床醫學類、實踐環節類七個模組課程群。 選修課分為 專業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為加深加寬學生專業知識、優化知識結構所開設的若干課程,任意選修課是為加強學生人文素養、滿足學生個人興趣、擴展學生視野,供學生自由選擇的課程,分為人文社科類、專業基礎類、專業拓展類、資訊與科研方法類四大模組。限定選修課程的設置應是要求學生選修學分的 1.5 倍以上,任意選修課由學校統一設置並規定學生應修學分。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圍繞改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重點在於調整課程結構,進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修訂課程設置,加強課程間教學內容的整合;改革教學方法,推進以 PBL 教學法為主的主動教學方式;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深入開展實驗教學改革;加強臨床教學基地建設;改進學生學習品質評價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