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院校巡禮
醫學校院名稱: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網址: http://www.xysm.net
校徽或院徽:

醫學院座落地點: 湖南省長沙市桐梓坡路 172 號
現任醫學院院長: 田勇泉
現任醫學院院長照片:

醫學院成立簡史: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創建於 1914 年,前身為湘雅醫學專門學校。近百年來,秉承“求真求確,必邃必專”、“公勇勤慎,誠愛謙廉”的辦學理念,為祖國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高素質醫學人才。自 2000 年合併入中南大學後,辦學目標定位於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高水準大學。
過去十年醫學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我校一直致力於改變傳統教育模式,積極穩妥推進改革。投身於醫學教育國際標準本土化研究與實踐, 2002 年同時成為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 WFME )“本科醫學教育國際標準”和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 IIME )“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GMER )”在國內的試點院校。 2004 年獲准試辦八年制。改革課程設置模式,先後於 1998 、 2002 、 2003 、 2004 年四次修訂培養方案,形成了兩種模式的課程設置體系。一是按功能性課程集群式結構思想進行課程模組整合,形成楔形課程結構體系,從 2003 級起開始大範圍實施;二是對醫學主幹課程按器官系統進行整合,形成器官系統式課程設置模式,從 2003 級起採取試點班形式小範圍實踐。積極開展 PBL 教學,引進和培訓 SP ,廣泛實施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 OSCE ),建立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探索和實踐臨床模擬教學。
目前醫學課程架構及特色課程簡介:
目前大範圍實施的楔形課程結構體系由六大課程模組構成,分基礎教學階段(前二年半)和臨床教學階段(後二年半)。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社科、公共基礎、醫學基礎模組內的多數課程在第一階段完成,而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課程及外語教學貫穿於整個五年教學過程,在醫學基礎模組內,又構建了“三大模組、三個層次”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三大模組”指形態學、機能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三個層次”指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早期接觸臨床與臨床基本技能、臨床專業模組內的多數課程在第二階段完成,但早期接觸臨床系列課程從第三學期起即開始實施。預防醫學與科研方法模組橫跨第一、二階段。
小範圍實踐的器官系統課程設置模式目前已完成基礎醫學主幹課程和臨床主幹課程的整合。基礎醫學主幹課程按器官系統整合為《基礎醫學總論》、《運動系統》等 13 門課程,在前兩年半完成;臨床主幹課程整合為《循環系統》等 10 門器官系統課程,在後兩年半完成。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進一步改革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仍將是我校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需要攻堅的課題包括基礎與臨床各學科間按器官系統整合、 PBL 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廣泛實踐、基於目前醫療環境下的臨床模擬教學開展,以及標準化病人( SP )和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 OSCE )的進一步研究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