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院校巡禮
學校名稱: 中國醫科大學
網址: http://www.cmu.edu.cn
校徽:

學校座落地點: 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北二馬路 92 號
現任校長: 趙群
現任校長照片:

學校成立簡史:
中國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 1931 年創建於江西瑞金。 1940 年經毛澤東同志提議,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 1948 年 11 月,學校合併了原國立瀋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 1911 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 1882 年由英國教會建立)。
過去 10 年學校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 CMB )的支持下, 2003 年學校成立了“中國北方醫學教育發展中心”。過去 10 年學校獲得了多個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 CMB )和教育部資助的專案。共完成了 7 個較大醫學教育專案,具體內容如下:
1996 年獲美國 CMB “畢業綜合考試”項目, 1998 年完成標準化病人( SP )考試系統和電腦類比考試系統。
1998 年獲美國 CMB “醫學英語”項目, 2000 年完成 22 部醫學英語教學用錄相帶和 VCD 光碟。
1998 年獲美國 CMB “新課程”項目,借鑒美國哈佛大學經驗,建立了基礎醫學整合課程體系,現採用雙軌教學。
1998 年獲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重點項目《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2 年專案成果獲國家級二等獎,遼寧省一等獎。
2001 年獲教育部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聯合全國 17 所院校協作。 2003 年完成《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正式出版。專案獲 2005 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3 年以美國 CMB “中國北方醫學教育發展中心”項目為基礎,在教學中廣泛開展以問題為基礎( PBL )教學模式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
2005 年獲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地方醫學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現正在實施中。
目前醫學課程框架及特色課程簡介:
五年制和七年制臨床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臨床實習。近年來,學校對醫學課程體系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改革,將課程分為傳統和整合軌道。整合課程軌道 形成 9 個基礎醫學整合課程模組,即: 1. 人體形態科學(由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局部解剖學和放射學組成); 2. 細胞的化學與生物學(由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組成); 3. 整合人體生理學; 4. 遺傳學和生殖發育生物學(由遺傳學、胚胎學和婦產科學組成); 5. 微生物、免疫與感染性疾病(由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和內科感染性疾病組成); 6. 神經科學基礎(由神經解剖、神經組織、神經生理、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組成); 7. 藥理學基本原理; 8. 基礎病理學; 9. 系統病理生理學(由病理生理學和內科學組成)。 2000 年至今,各整合課程已完成多輪教學。從 2003 年開始,部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又採用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PBL ),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繼續廣泛和深入開展醫學課程整合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改革,使整合課程與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有效結合,加強對新模式的研究,逐步形成一種較為科學完善的醫學課程體系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醫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