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院校巡禮
網址: http://www.med.stu.edu.cn
醫學院座落地點:廣東省汕頭市
醫學院成立簡史 :
汕頭大學醫學院是汕頭大學重要組成部分,為廣東省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 211 ” 建設重點大學,目前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人才培養體系,每年本科招生 250 人(七年制學生 180 人),碩士、博士招生 220 人。
汕頭大學醫學院教學改革情況:
一、教學改革及新課程體系概況:
汕頭大學醫學院堅持走“精品教育”之路,一直遵循 李嘉誠 先生“醫德醫術兼優,愛心奉獻濟世”的辦學理念,多年來深化教學改革,於 2002 年開始實施全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以構建系統整合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問題導向( PBL )等師生互動為主要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 2004 年在新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又實施浸入式英語教學改革( 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 , EIP )。通過新教學模式和 EIP 對醫學教育實施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在全方位教學改革中我們做到“四個堅持”:堅持臨床能力培養全程不斷線,堅持英語教學全程不斷線,堅持人文、醫德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全過程。其中,我們通過“ 4 個 4 模式”構建醫學生全程臨床能力培養不斷線的培養體系,即以《終身學習》、《臨床基本方法》、《溝通技能》和《機能學》四門技能課程為龍頭,將模擬技術、虛擬技術、網路技術、標準化病人( SP )四種手段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安排第 7 、 8 、 9 、 10 四個學期的臨床實踐(見習、實習),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更多時間在臨床一線中學習;堅持四種技能考核(基礎實驗課考核、技能模組考核、實習轉科考試和 OSCE 畢業技能考試),確保學生掌握 扎實的基本技能。
經過整合後的新課程體系基本結構主要由核心課程模組(占總課時 56 %,在第 1 - 7 學期完成,以考試為主)、選修課模組( 72 門課程,占總課時 20 %,在第 1 - 6 、 10 學期實施)和臨床實習(占總課時 24 %,在第 8 - 9 學期 48 周中通科實習,在第 10 學期 8 周中選擇性實習)三大部分組成。具體課程安排見表 1 。
表 1 汕頭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系統整合課程體系框圖

新課程體系打破傳統學科界線,以模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組織不再以教研室為單位。模組負責人組織相關學科精幹教師編寫大綱,精選教學內容,集體備課、審核考試內容。此外,新課程體系注重啟發式教學和學生創造性培養,大力引進 PBL 、小班講課、床邊教學等師生互動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同時,除了一年級學生實施 EIP 教學外,專業課還實行雙語和全英教學,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二、教學改革的成效:
1 .教學品質、教學水準穩步上升:
通過多年的實踐與積累,汕頭大學醫學院精品教育已取得明顯的效果,辦學層次、辦學水準不斷提升,得到社會認可。
( 1 ) 全國執業 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名列前茅: 2003 - 2006 年我院畢業學生參加 全國執業 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均超過 90 %,見表 2 。
表 2 汕頭大學醫學院 2003-2006 年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與全國的比較

( 2 )就業率連續六年達到 99 %以上,列廣東省高校首位。
( 3 )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超過 85 %,持續大幅度超過全國重點大學平均通過率, 2004 級、 2005 級和 2006 級 EIP 一年級學生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高達 92 - 96 %。
2 .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1 )應用衛星遠端教育等現代教育手段,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2001 )
( 2 )創新醫學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2005 年)
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臨床技能中心:
2002 年我院在國內率先建設設備一流、功能齊全的臨床技能培養訓練中心,中心占地 1200 多平方米,按照微型醫院的要求建設,設有規範培養訓練室、標準診室、 ICU 、標準病房、動物外科手術室、標準手術室、產房、中央監控室等。引進全國第一個全自動多功能類比人及一大批教學模型。技能中心集內、外、婦、兒、眼科、五官科等臨床技能培養訓練為一體,成為醫學生早期臨床實踐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