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十月號(第七期) 返回
  編者語 I 會員院校巡禮 I 活動預告 I 活動匯報 l 徵稿啟事

會員院校巡禮

醫學校院名稱:溫州醫學院

網址: http://www.wzmc.edu.cn

校徽或院徽:

醫學院座落地點:浙江省溫州市茶山高教園區

現任醫學院院長: 瞿佳

現任醫學院院長照片:

醫學院成立簡史:

溫州醫學院原名 “ 浙江第二醫學院 ” ,於 1958 年 8 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後根據校址所在地改名為 “ 溫州醫學院 ” 。 現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大學,並以醫學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發展目標。

過去十年醫學教育改革重要歷程:

近十年來,學校積極探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醫學人才培養規律,改革不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力求突出創新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堅持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整體優化。 2001 年 10 月成立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由原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生物化學、血液學、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實驗室合併而成; 2003 年籌建臨床綜合技能實驗中心 , 以滿足全校醫學相關專業學生的診斷學、外科學總論、醫學影像學等臨床橋樑課程教學需要 , 同時為高年級醫學生提供類比的臨床技能訓練基地; 2004 年整合原有的人體解剖、病理解剖實驗室及生理學、藥理、病理生理學實驗室的資源,組建基礎醫學實驗中心,下轄形態實驗室和機能實驗教學中心。同年基礎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學專業實驗室等合併組建溫州醫學院分析測試中心;通過對“基礎 - 醫學基礎 - 臨床”系列實驗實踐課程整合優化,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

目前醫學課程架構及特色課程簡介:

目前實施的五年制醫學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由思想道德課程模組、文化素質課程模組、專業素質課程模組、身心素質課程模組等四部分組成,以專業素質課程模組為主。每一模組按課程性質不同分為若干類課程群,每類課程群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以專業素質課程模組為例,該模組又分為醫學基礎類課程、臨床專業課程、預防類課程等。各個模組在內容上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交叉、滲透。具體安排為:一二年級階段,系統開設反映各主要學科基礎知識的課程,如政治理論、思想道德、文化素質、部分專業基礎類課程;三四年級學習醫學專業基礎與專業課,此階段也開設一些方法論、醫學人文及邊緣綜合學科的課程;五年級進入臨床實訓階段。特色課程如第五學期實驗診斷學課程,針對原“診斷學”教材的實驗診斷內容陳舊,局限性大,共 300 多個實驗,沒有重點,主次不分,難以教和學。改革後歸納成一節總論、十節專題和五次實驗。突出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內容覆蓋實驗診斷的各個專業,密切結合臨床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和檢驗醫學的發展,使之成為基礎到專業,臨床和檢驗的“橋樑”課,效果良好。

未來醫學教育改進的重點:

教學方法改革是下一階段教改的重點。積極宣導學生自導式學習、啟發式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灌輸型、教師中心性和封閉式教學方式,牢固確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加強對以電腦及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保證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進行。